徐州政協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協要聞
    建言獻策謀發展 盡職盡責促和諧
    2011-01-21 10:46作者: 學宣委來源:本站

    ——市政協十三屆常委會工作報告解讀

      ■核心提示

      2010年是我市全面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為“十二五”發展打好基礎的重要一年。

      這一年里,市政協常委會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團結動員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齊心協力謀發展,盡心盡力惠民生,凝心聚力促和諧,切實有效地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為加快振興徐州老工業基地,建設特大型區域性中心城市作出了積極貢獻。

      這一年里,市政協常委會工作亮點頻現,一些重要的意見和建議已經轉化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決策和工作部署中。幾十項重點專題調研和視察活動,為黨政科學民主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554件提案全部辦結,推動了一系列問題有效解決。政協委員與群眾心連心,社情民意反映更直接、更快捷。

      回首2010,市政協常委會履職腳步堅實有力;展望2011,市政協常委會嚴謹細致的工作安排,令人期待。

      回顧  積極履職 成效顯著

      昨日,市政協主席莊華平代表市政協常委會作工作報告。從這個報告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年來,市政協緊緊圍繞加快振興徐州老工業基地,建設特大型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標,協商建言,出謀劃策,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跨越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關鍵詞

      圍繞大局 建言獻策

      亮點一:緊扣推進“三重一大”協商建言。“三重一大”是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市政協常委會緊扣這一重大主題,組織委員深入調研,召開會議專題協商,圍繞中心商圈和新城區建設、道路暢通、環境整治、創意產業發展等內容,積極獻計出力。主席會議建議,盡快實施市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市委高度重視,將其作為重點工作大力推進,一年內就完成了報批、獲批和實施,對全市發展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就高標準、高質量建設京滬高鐵徐州站區,強化截污導流工程建設的監督和管理提出了6條具體建議,推動了兩個重大項目的順利實施。主席會議還圍繞提高市民文明素質、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強城市交通秩序管理等提出具體措施建議。市委書記曹新平對市政協的相關建議案給予高度評價,要求在創建工作中認真吸納。

      亮點二:抓住特大型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出謀劃策。淮海經濟區核心區一體化發展,有利于進一步增強徐州中心城市的集聚輻射力。市政協組成專題調研組,深入周邊各市調研,全面分析論證核心區一體化發展的現狀與前景。常委會議協商認為,做大做強中心城市,應搶抓當前國家布局新一輪區域經濟發展和制定“十二五”規劃的大好時機,力促淮海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并從組建申報工作班子、編制區域發展規劃綱要、完善區域一體化建設機制等方面,提出了9條針對性、操作性較強的建議。市委主要領導要求充分吸納,加大推進淮海經濟區上升國家戰略的力度。主席會議還圍繞提升中心城市醫療服務輻射功能、豐富主要旅游景區文化內涵、加快物流業發展等提出具體建議,并促進了相關扶持發展文件的出臺,多層次推動了中心城市建設。

      亮點三:著眼統籌協調發展獻計出力。針對我市發展格局中存在的“南快北慢”、“國大民小”問題,市政協常委會積極推動市區協調發展和民營經濟趕超兩大戰略的實施,圍繞加強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與賈汪區合作進行廣泛調研,提出盡快建設中德(徐州)低碳經濟實驗區,打造雙方合作共贏的發展新平臺;從培育新興產業增長點、做強創業主體等方面提出13條建議,市委、市政府在全市促進開發區二次創業會議上充分采納了相關建議。市政協常委會還就民營工程機械制造業重組、營造適宜外部環境、企業上市等提出建議。

      亮點四:圍繞“十二五”規劃編制集思廣益。市政協將編制“十二五”規劃作為履職的一件大事,組織和引導委員,就“十二五”期間經濟結構調整、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代服務業發展、科技教育文化醫療衛生事業協調發展等問題多方位、多角度提出意見,建言獻策。主席會議就“促進文化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專題協商,從科學制訂“十二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創建文化品牌、強化產業政策與法規扶持等方面,提出積極的建議。相關專委會與黨政部門開展對口協商,共同探討推進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增強發展動力等問題,積極為科學編制全市“十二五”規劃提供參考。

      ■關鍵詞

      團結合作 促進和諧

      亮點一:切實加強與黨派團體的聯系合作。堅持民主協商、團結合作的工作原則,密切與各黨派團體的聯系,通過舉辦情況通報會,聯合開展調研視察,重點督辦黨派團體提案,積極為各黨派團體更好地參政議政創造條件,進一步密切了與黨派團體的聯系。一年來,市各黨派團體提交大會發言材料15份,提出提案54 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383條,形成了較為突出的履職效果。

      亮點二:密切關注保障和改善民生。市政協常委會議圍繞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專題協商,提出要把“政府負總責”落到實處,提高檢驗檢測水平,完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等建議,切實為解決“食品安全”這一焦點問題出謀劃策。此外,市政協常委會議還分別對提升城區環境空氣質量、提高市容環境管理、加強計量工作等進行視察,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協助黨委、政府維護好群眾的切身利益。

      亮點三:努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市政協常委會組織委員就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化解村鎮債務、完善矛盾糾紛排查等工作進行視察、提交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促進社會和諧穩定;連續反映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提出搭建科研創新和自主創業平臺等建議,促進了大學生創業園的建立和軟件園建設;對淮海廣場整治進行專項監督,促進了廣場管理水平的明顯提高。

      亮點四:充分發揮文史、宣傳與海外聯誼重要作用。加強與新聞媒體的溝通合作,豐富《徐州日報》“政協視窗”內容安排,拓寬《徐州政協》報道面,更新網站內容、完善版塊設置,全方位報道政協重要履職活動;在《人民政協報》等媒體發表稿件60余篇,擴大了我市政協工作的社會影響;視察僑資企業發展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為新疆企業在賈汪開發民族特色旅游項目牽線搭橋。

      ■關鍵詞

      創新履職 提高水平

      亮點一:深化專題視察調研工作。全市組織視察20余項,涉及經濟發展、城市建設、民生民計等各方面,較好地發揮了民主監督作用。采取本地調研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分別到文明創建工作、文化產業發展、食品安全監管成效較好的兄弟市學習考察,提高協商議政的質量和水平。市黨政領導對政協的意見和建議作出批示24次。在“振興徐州老工業基地創新創意”獎評比中,科技和科協、民盟、九三學社界別及2名委員分別獲得優秀獎,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

      亮點二:提升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水平。改進提案服務方式方法,完善提案工作信息化系統,健全提案初審、確審立案等措施,為提高提案質量打下基礎。召開全市政協提案工作會議,修訂《提案工作條例》,研究提高提案工作科學化水平的思路和舉措。全年審查立案的554件提案全部辦結。全年收集社情民意信息520條,編發《社情民意簡報》16期,向黨政部門單位轉送329條,社情民意工作日益成為反映各界訴求、表達委員意愿的便捷渠道。

      亮點三:加強自身履職能力建設。舉辦屆中委員培訓班,提高委員參政議政能力;有計劃地組織開展界別大會發言、聯組討論、調研視察、提案督辦等活動,全年開展界別活動22次、參加人數240余人;舉辦為期兩個月的全市政協系統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加強對履職必需的理論和前沿知識的系統學習,提高了干部把握政策、處理事務、開拓創新、溝通表達等實際工作能力,為履行職能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望  四項舉措推進政協事業發展

      201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振興老工業基地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對于確保“十二五”發展開好頭、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市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中,我們清晰地看到,市政協將選擇人民群眾關注的問題開展民主監督,圍繞跨越發展、改善民生、促進和諧參政議政,充分發揮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的重要作用,努力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明確形勢和任務,進一步增強做好政協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市政協將認真學習、全面理解、準確把握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實質,把深入領會中央要求與貫徹落實市委十屆十次全會精神結合起來,與政協履職實際結合起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實現“十二五”宏偉目標和任務上來,準確把握政協工作的新要求,積極探索政協履職的新方法,把握大局、明確任務,認真做好各項工作,努力為推進徐州“十二五”時期更好更快發展作出貢獻。

      ■二、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言獻策,努力促進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市政協將密切關注“十二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重大問題,在推動跨越發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擴大社會消費需求、深化改革開放、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加強研究論證,多謀科學發展大計。緊扣全市中心工作,繼續圍繞建設特大型區域性中心城市和推進“三重一大”,選擇優化產業布局、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發展綠色經濟等重要課題深入調研,積極獻策,為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有益智力支持。

      ■三、突出政協特色,切實做好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工作

      市政協將進一步加強與市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人士的聯系合作,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的履職理念,緊緊圍繞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促進就業創業、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等問題開展專題調研視察,積極議政建言,并及時體察民情、反映民意,主動協助市委、市政府做好宣傳政策、釋疑解惑、理順情緒、達成共識的工作,為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營造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四、采取更加有效措施,扎實推進政協自身建設

      市政協將主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扎扎實實地推進政協自身建設。積極拓寬與委員聯系的渠道,改進委員管理和服務,引導委員深入實際、貼近群眾,切實發揮好在本職工作中的帶頭作用、政協工作中的主體作用、界別群眾中的代表作用。完善界別工作機制,豐富活動形式,推動相關界別聯合開展活動,調動各界別參政議政積極性,突出政協工作的界別特色。進一步探索專委會工作新思路新方式,不斷增強工作活力和成效。繼續鞏固“雙提”學習教育成果,以更高的標準、更實的舉措,持之以恒地加強政協機關建設,增強機關的政務性服務能力和統籌協調能力,為履行職能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平区| 富平县| 曲阳县| 寻乌县| 平遥县| 淳化县| 五大连池市| 土默特左旗| 剑河县| 竹北市| 正定县| 繁峙县| 苏尼特左旗| 青冈县| 无为县| 蒙阴县| 龙门县| 化州市| 齐河县| 长沙市| 桐乡市| 时尚| 寿光市| 珠海市| 新乡市| 五华县| 台安县| 青川县| 盘山县| 渭南市| 葫芦岛市| 香河县| 扶沟县| 札达县| 都昌县| 湖北省| 荥经县| 达孜县| 晋州市| 秦安县| 湟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