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建設成就和2005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五年,是我市發展進程中不平凡的五年,是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五年。全市人民在中共徐州市委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突出工業經濟“第一方略”,深入推進改革開放,較好地實現了“十五”計劃確定的各項目標,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邁上新的臺階。
——經濟發展持續加快,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十五”期間,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每 年分別為11%、11.4%、12.5%、14%和14.3%,年均增速為12.6%;2005年達到1207.76億元(預計,下同),超額完成“十五”計劃確立的1100 億元目標。三次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由2000年的18.4∶46.8∶34.8優化為13.9∶50.3∶35.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2039億元;2005年達到600億元 。財政實力顯著增強,2005年財政收入完成145.26億元;一般預算收入完成55.22億元。
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強化有效投入,工業經濟支撐作用迅速增強。“十五”期間,累計完成全社會工業投入876.8億元;其中2005年完成305億元,比上年凈增100億元,接近“十五” 前三年的總和。
圍繞農民增收,認真落實支農政策措施,農業和農村經濟穩步發展。縣域經濟呈現加速增長態勢,2005年規模以上工業投入及增加值增長速度分別高于全市60和6個百分點。
突出中心商圈建設,積極培育新型業態,現代服務業水平快速提升。2005年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431.82億元、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8億元,旅游經濟蓬勃興起,“十五”期間接待國內外游客、旅游總收入年均分別增長34%和34.2%,2005年旅游接待人數突破10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超過80億元。
——改革開放深入推進,發展環境明顯優化。國有企業改革改制取得重大進展,徐工、徐鋼 等國有大中型企業引進戰略投資伙伴有了實質性突破,318家市屬國有企業完成改革改制任務,占總數的87.8%,17.05萬名職工身份得到置換,縣(市)區屬工業企業改制面接近100% 。投資環境顯著改善,2004年以來連續兩年榮登《福布斯》 “ 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連續兩年被臺灣電機電子同業公會評為“極力推薦投資城市”,去年又榮獲“中國品牌經濟城市”稱號,進入全國金融生態環境五十強城市行列。
——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城鄉面貌明顯改觀。五年來,城市建設累計投入資金120 多億元,其中2005年完成投資50億元,是近年來投資力度最大的一年。突出規劃龍頭作用, 高標準完成了徐州都市圈規劃、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部分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劃的編制以及一批重要地段城市設計。“四城同創”深入開展,廣大市民踴躍參與,城區園林綠化面貌一新 ,城市文明程度得到提高,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市容面貌大為改觀,一舉獲得國家園林城市和省文明城市兩塊“金字招牌”。大交通體系日益完善,五年累計完成投資120多億元,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300公里,國省干線公路新增里程190公里。
——社會保障能力逐步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城鎮職工三項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98%、98%和90%,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城市低保實現應保盡保,11萬人享受了農村低保。五年累計實現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再就業11.6萬人。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1185元和4304元;圍繞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組織完成了58件實事。農村五件實事進展順利,全面完成省下達的農村稅費改革任務,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達82.44%,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88%,改造農村草危房51275戶,建設標準等級農村公 路4600公里。
——科技教育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明顯進步。五年來,組織實施火炬、星火計劃項目450項;完成科技成果391項,其中獲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1項;專利授權量達2221件;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79家,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家,2005年高新技術企業產值達155.08億元。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初升高比例達84.3%,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33%,九年義務教育人口覆蓋率達100%。普通高校在校生達10萬人。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扎實開展,新時期徐州精神深入人心 ,城鄉文明程度有了較大提高。公共衛生體系不斷完善,完成了徐州中心醫院門診急診樓 、疾控中心、婦幼保健院綜合樓、中醫院和傳染病院擴建等項工程。建成全民健身工程(點)269處;競技體育成績斐然,市體育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依法開展,計劃生育率達90%以上。
——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民主法制進程明顯加快。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加快實施政府機構改革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行政審批事項由1257項核減到277項,審減幅度達78%, 政府機關服務職能進一步加強。從2003年起連續三年開展萬人評議機關活動 ,基層和群眾對機關作風的總體滿意率提高了32.7個百分點。“平安徐州”創建活動廣泛開展,社會治安大防控體系、社會矛盾大調解機制逐步完善,大普法活動成效明顯,2005年全市刑事案件發案率比上年下降5.6%,重大刑事案件破案率提高9.7%,人民群眾的安全感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