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市政協堅持服務全市工作大局,抓住熱點,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緊扣促進經濟轉型、打造特大型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和加快生態城市建設等全市重大工作部署,組織廣大委員在實地調研、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積極獻計出力,取得顯著成效。
在為促進經濟轉型建言獻策方面,市政協組織委員,圍繞發揮科技和人才優勢深入調研,召開會議專題協商。常委會議建議,高標準營造政策、園區、金融、人居、人文等五大環境,著力構建政策保障體系,突出專業園區定位,建立健全投入機制,做優做強城市功能,為加快發展創新型經濟,建設創新型城市提供有力支撐。京滬高鐵開通對我市經濟發展意義重大。主席會議重點督辦相關提案并充分協商,建議在搶抓高鐵機遇同時,認真研判高鐵開通對我市交通、旅游、服務業可能帶來的沖擊和影響,采取措施,積極應對,推動我市高鐵經濟全方位發展?!度嗣裾f報》以“政協助力徐州高鐵經濟發展騰飛”為題專門報道,產生了廣泛影響。市政協還圍繞加快引進緊缺型高層次人才、加快發展設施農業、緩解電力供需矛盾、推動農民信息化致富等積極建言,努力推動全市經濟轉型發展。
特大型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是推動我市跨越發展的重要舉措。市政協圍繞新城區發展、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淮海經濟區交通一體化、中心鎮建設、戶部山“商旅文”特色街區發展等重要內容出主意、解難題,有力推動了相關工作的開展。城中村改造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迫切需要。常委會將其列為重要議政課題,充分調研協商,形成《關于積極推進城中村改造,加快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的建議案》,提出科學編制規劃,積極穩妥推進,加快中心城區城中村改造步伐,提前做好銅山區和高鐵商務區城中村改造規劃等14條建議,為有關部門深化工作提供了有益參考。區劃調整后銅山區能否盡快融入主城區、實現更大發展深受社會關注。常委會議發動委員深入調研,提出了創新體制機制、做大做強產業基礎、推進城鄉一體化等建議。所提建議在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銅山區跨越發展的意見》中得到充分采納和體現。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生態城市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市政協的履職重點。針對采煤塌陷地治理和復墾,市政協專題視察潘安湖濕地生態區,提出擴大復墾規模,實行有效復墾置換,復墾與生態保護相結合的建議,相關部門將部分建議采納落實到采煤塌陷地綜合整治工程中。市政協還積極關注宕口修復對綠化及風景旅游的影響,跟蹤視察修復情況,積極出謀劃策?!度嗣裾f報》從“委員建言坑洼山體覆綠難題”角度,對我市政協履職成效進行了報道。
去年以來,市政協圍繞社會事業發展和改善民計民生,就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住房、就業、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方面,提出提案170余件。
在關注民生實事工程方面,市政協圍繞保障性住房建設、改造提升農貿市場、食品安全信息公開、完善城市交通網絡、小區停車位建設等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主動建言,促進了為民辦實事工程的較好落實。針對我市城郊失地農民就業困難、低保覆蓋面較窄等問題,民盟市委通過大會發言的形式,建議重點做好城郊失地農民生活保障工作,建立健全社會保障機制、就業安置機制和再就業培訓機制,不斷提高社會保障整體水平,市政府及時研究解決,初步形成工作方案和具體實施意見,并在完善失地農民養老保險、落實就業保障等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對委員提出的關于加快保障房和公共租賃房建設的提案,市政府認真辦理,分解細化了保障房建設任務,進一步明確了工作責任和完成時限。
在促進社會事業發展方面,市政協將城鎮職工醫保制度改革列為政協常委會議協商重點,組織委員和專家學者,認真調研論證,深入協商討論,從調整完善現有醫保基金政策、建立合理的門診與住院分流機制、科學監管定點醫院和定點藥店服務行為等方面提出16條意見建議,有關部門進行認真研究,一些建議被吸納。市政協還密切關注社會化養老、學前教育發展、慈善事業、社區醫療管理、為困難家庭提供健康體檢等方面工作,組織委員多渠道提出建議,促進了全市社會事業的健康發展。
在推動社會管理創新方面,市政協結合群眾關心的平安徐州建設開展調研視察,提出健全虛擬社會防控網絡、統籌群防群治力量、進一步完善運行機制等專項建議,并在省政協常委會議上作了“完善社會防控體系建設,提升社會管理水平”的典型發言。民間借貸市場由于缺乏科學有效監管,導致多種民間集資活動時有發生,影響了金融秩序穩定和群眾財產安全。市政協主席會議對此問題重點督辦協商,建議進一步規范民間借貸行為、推動綜合整治常態化、嚴格準入標準和日常監管、加快推進金融創新和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市政府在吸納政協建議的基礎上,制定了打擊非法集資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對民間非法集資活動實行打防并舉,取得了明顯成效。
去年以來,市政協堅持把多黨合作的要求貫穿于政協工作的各個方面,充分聽取和反映市各黨派團體的意見建議,努力營造民主和諧、合作共事的氛圍,通過安排大會發言、邀請參加調研視察、重點辦理黨派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加強相互間的聯系與合作,為各黨派團體發揮作用搭建平臺,創造條件。一年來,市各黨派團體以組織名義提出提案74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399條,向全會提交大會發言15篇。其中關于完善城市交通網絡、加強民營企業家后備人才隊伍建設、推進城鄉水污染治理等建議,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采納。
依托“五僑”聯動工作機制,市政協加強與涉僑部門協調配合,重視與港澳臺僑人士的聯系,專題視察在徐臺資、僑資企業發展情況,積極反映企業經營中遇到的實際困難,為在徐臺資、僑資企業健康發展,進一步擴大我市對臺招商引資作出積極貢獻。市政協還主動配合省政協在我市開展社會管理創新、解決蘇北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的調研和重點提案督辦活動,組織駐徐省政協委員視察高鐵站區和億噸大港建設,為推進“三重一大”出謀劃策,形成了上下聯動、協調配合、互相促進的政協工作格局。
去年以來,為充分發揮專委會、界別和委員作用,市政協通過召開專委會工作座談會,建立專委會向常委會匯報工作等制度,進一步推動專委會工作深化提高。一年來,市政協各專委會進一步加強與黨政部門的對口聯系,高質量做好調研視察、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全年共組織各種界別活動44次,全年市政協委員共參加各類履職活動1700余人次。
為繼續深化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市政協召開提案工作座談會,修訂提案工作條例,進一步推動提案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并積極探索重點提案辦理新方法,形成了市長簽批、副市長領辦,主席會議、專委會和界別分別督辦的工作機制,切實強化了重點提案的辦理實效。全年收到提案495件,經審查立案的479件已全部辦復;全年共收到社情民意信息644條,轉辦400余條,為黨委、政府了解民意、化解矛盾提供了有價值參考。
去年,市政協通過安排機關同志參加黨委和政協系統培訓班,選派年輕干部到基層掛職鍛煉,開展“三治三提”教育整頓,深化“提高工作標準、提升工作水平”學習教育等活動,進一步提高政協委員等整體素質和履職水平。一年來,市政協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廣大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共組織政協委員進行專題調研6次,專題視察20余次,形成建議案5件,為實現“十二五”發展良好開局、開創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新局面貢獻了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