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淮海網消息:與市委目標同向,與政府工作同力,與群眾意愿同心。今天,參加政協徐州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的委員們,履職的腳步堅實有力。“為徐州發展出力,我們義不容辭”成為大家的共同心聲。
從搶抓機遇到產業轉型升級,從全力推進三重一大,到建設特大型區域性中心城市,徐州發展的宏偉藍圖,令政協委員群情振奮備受鼓舞。在科技科協屆委員楊東看來,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充分利用徐州豐富的科教資源。
楊東 市政協委員:如何把高校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地方經濟推動的力量,重點要把產學研做好,而政府在這方面要主動為企業和科研機構搭建一個對接的平臺。
委員們把徐州經濟社會發展作為履行職能的第一要務,更把“改善民生”作為履職的落腳點和著力點。平抑物價、落實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城鄉公共交通一體化。民生脈動總關情,委員們精心準備的每一份提案都站在民生的立場,聯系著千家萬戶的和諧福祉。
蔣學勤 市政協委員:既不影響(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但是在各方面監管的力度和措施還是要再加強。大批的農民工進入城市,便宜他也買不起房,還有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而且在異地工作比較多,對這部分人應該提供一些廉租房。
王勇 市政協委員:讓大學生到民營企業去掛職,這樣一來大學生可以學到民營企業老板成功的經驗,創業的知識,為自己下一步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背景下,具有深厚底蘊的徐州,如何擦亮“舞動漢風”的文化品牌,政協委員李忠民也帶來了自己的建議。
李忠民 市政協委員:像李可染藝術節,像馬克藝術節,比較重大的,全國比較有影響的活動品牌要加強。文化館站要進到我們的辦事處,進到街道,來全民的發展我們的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