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配合省政協2019年“加快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重點工作,11月7日,市政協文化文史委組織部分省、市政協委員,實地考察了徐州新沂段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情況,聽取了有關負責同志相關情況介紹,并進行了座談討論。市政協副主席陳萍參加活動。
新沂窯灣歷史上溯于春秋,建鎮于唐朝初年,已有1300多年歷史。古鎮西依大運河,東臨駱馬湖,三面環水,在明清以至民國初年為南北水運樞紐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現存西大街、中寧街兩條古商業街,明清建筑813間,建筑風格精巧,具有地方特色,是蘇北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古鎮。《江蘇省大運河文化帶(徐州段)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把窯灣定為臨河國家文化公園,主題是依托窯灣歷史文化街區、運河沿線景觀,重點展示與運河水運貿易共生城鎮聚落發展與自然風光。
委員們進行了實地視察,并聽取了情況介紹。委員們認為,徐州窯灣古鎮歷史人文內涵深厚、資源豐富,極具保護傳承利用價值。委員們建議,要加強對古鎮歷史街區保護工作的指導,妥善處理好文物保護、傳承、利用關系;各部門要統一認識,加強合作,按照國家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工作部署,組織做好相關工作,爭取納入國家大運河發展戰略。
陳萍副主席在講話中說,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強對窯灣古鎮大運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利用,凝聚共識,形成合力,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徐州段建設走在全省全國前列,打造徐州乃至江蘇文化建設高質量的鮮明標志和閃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