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是黨中央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徐州作為產業工人大市,能否在這次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中奏出最強音,是百姓關注的熱點,也是市政協履職的重點。為此,市政協組成專題調研組,就我市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調研。
我市2019年被省確定為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首批試點城市,今年又被確定為全面試點城市,承擔著為全省改革示范探路的重大使命。在調研組看來,如何培養一支宏大的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并讓他們在政治上有地位、經濟上有保障、技能上有提升、社會上受尊重,是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核心任務。
調研組在徐礦集團了解到,作為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試點企業,徐礦集團出臺的產改“十條”有力推動了此次產改。“十條”規定,優先從優秀產業工人中發展黨員,提高一線產業工人黨員比例;打破學歷、職稱、身份等限制,把優秀產業工人選拔到管理崗位使用;建立優秀產業工人在工會、協會等群團組織中兼職制度等。
在新沂市,調研組了解到,作為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試點地區,新沂市政府劃撥專項資金用于產改試點,評選首屆勞模100名并給予3000元獎勵,為勞模和高技能人才提供免費乘坐公交、參觀旅游景點等服務。
帶隊調研的市政協副主席張耀環說:“不論是市級層面的制度先行,還是試點企業和地區的創新舉措,都讓調研組感受到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滿滿的熱情。”
調研組除了深入企業和縣(市)區實地考察,還多次召開座談會,傾聽各方聲音。
參與調研的張守航委員來自企業,他感慨道:“產業工人的職業認同感還是偏低的,過去都覺得當工人光榮,現在時代不同了,產業工人被看作單純的體力勞動者,在社會上得不到應有的認可和尊重。”
謝士靈委員更加關注產業工人的權益保障,他提出,新生代農民工已成為產業工人隊伍重要組成部分,大多從事建筑、環衛、加工制造、餐飲、物業等勞動密集型工作崗位,收入低、職業發展前景差,應該多下功夫保障他們的權益。
當委員提到產業工人如何加強技能培訓時,一位受邀參加座談會的企業代表無奈地表示:“我們中小企業也想為職工提供技能培訓,但力不從心。只能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崗位適應性培訓和安全技能培訓上。萬一投入經費提升職工的技術技能后,他們跳槽到條件更好的企業去了,我們豈不是人財兩空。”
“希望在分配政策上盡量向產業工人傾斜,盡早落實收入分配改革,讓產業工人的‘錢袋子’鼓起來。”張源輝委員說出了大部分產業工人的心聲。
如何盡快改變產業工人隊伍現狀?委員們的討論尤為熱烈。雖然每位委員的視角不同,但都觸及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薄弱環節。委員們提出的四點具體建議,被調研組融入到《關于推進我市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建議案》。建議案經市政協十五屆十五次常委會協商后報市委、市政府決策參考。
調研組希望,這份凝聚政協委員智慧的建議案,能為眼下正有力推進的全市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再添助力,讓咱們的工人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