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在沛縣政協611會議室舉辦了文化藝術界第一期讀書分享活動。圍繞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動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這一重要指示,進行廣泛深入的探討,提出了工作建議和意見。參加活動的有:政協相關委室負責人、文化藝術界政協委員、文化文史委委員、文化文史專員、政協機關干部等。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進行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是維系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也是中國文化創新的寶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以自強不息的決心和意志,篳路藍縷,跋山涉水,走過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體的發展歷程。要深入了解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發展史,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動全黨全社會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委員讀書活動是全國政協系統首創的、自上而下、一以貫之的一項重要戰略布局,對提高委員履職能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和意義。沛縣政協文化藝術界率先垂范在第一時間積極響應,舉辦第一期讀書活動。首先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上的講話作為開篇破題之舉。在講話當天就把習主席的《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動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的印發給大家,做好自學,積極撰寫心得體會文章。全體委員在第一時間結合各自業務撰寫出高質量的文章。分享會上,文化藝術界委員和文史委委員暢所欲言、發表各自觀點。大家熱情高漲,群情振奮,觀點新穎,異彩紛呈,妙語連珠,交流互鑒。一直認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義和認定進入文明社會的中國方案,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創性貢獻。中國人民創造了璀璨奪目的中華文明,為人類文明進步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我們要按照習主席的指示,把中華文明起源研究同中華文明特質和形態等重大問題研究緊密結合起來,深入研究闡釋中華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發展路向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演進格局,研究闡釋中華文明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質和發展形態,闡明中國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蘊。全力在全社會營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廣泛宣傳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導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更好認識和認同中華文明,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
最后,副主席張文華強調指出:一是提高委員的覺悟,增強對共產黨執政的政治認同感;二是提高委員的素質,增強服務大局的參政議政能力;三是提高委員的素養,增強立世做人的德行和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