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文明城市是含金量最高、綜合性最強、影響力最大的城市品牌,是城市形象和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也是195萬邳州人民多年來孜孜以求的美好夙愿。自新一輪創建開始以來,市政協多次圍繞城區公共空間治理、老舊小區改造、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等工作開展調研協商、評議監督,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政協智慧。
老舊小區和背街小巷環境改造、農貿市場提升是創建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全市人民關注的熱點。
但目前這三項工作進度不平衡,還有一些需要改進和提升的地方,亟需相關部門和施工單位共同努力,加快推進速度。
在聽取市創建辦、運河街道、東湖街道等有關部門,以及項目改造單位負責人的情況介紹后,市政協委員紛紛建言,就當前項目建設中急需解決的問題、加快工程進度、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等提出真知灼見。
徐州市政協委員薛燕建議,責任部門要真正把主要精力、主要時間集中到創建工作上。
市政協常委戴丹建議,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對照創建標準,進行全面改造,切實以全新的面貌迎接考核組驗收。
對于背街小巷、農貿市場、城鄉結合部等前期已經改造完善的工程,市政協常委婁品質建議,要明確專人負責,理順管理機制,徹底消除占道經營、亂涂亂貼、亂扔亂棄等不文明現象。
市政協委員張加成建議,在主城區外選址建設專門的活禽交易宰殺市場,將主城區內的活禽宰殺經營戶全部遷出。
市政協常委張群利建議,要加強街道特別是社區一線參創人員的培訓指導,確保精準細致開展創建工作。
市政協委員劉會珍建議,要將宣傳典型和曝光不文明行為結合起來,不斷增強市民對創建工作的認同感。
“政協委員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靶向建言,希望相關部門和施工單位能吸收采納并加以運用。”邳州市政協相關負責人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解放思想、加大投入,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優質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