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徐州市委反映:我市作為兩漢文化的發源地,擁有大量的文化遺產、名勝古跡和深厚的歷史底蘊。但在實地調研中發現,部分久負盛名的名勝古跡,如彭祖故里、九里山、子房山等,由于缺少有效的保護和利用,已經造成不可逆轉的損毀。例如,大彭村因上馬大型焦化廠項目,造成彭祖故里部分被拆遷,彭祖廟、彭祖陵、彭祖井等景點“塵滿面鬢如霜”;九里山古戰場遺址、白云洞等因年久失修呈閑置狀態;子房山因旅游開發滯后,已成為附近居民自行“開發”的休閑鍛煉場地,著實讓人扼腕嘆息。彭祖文化、楚漢文化是徐州文化的根與魂。然而沒有彭祖何來彭城?徐州被譽為“兵家必爭之地”,沒有九里山下的400余次戰爭,沒有子房山上張良的“吹簫散楚兵”,兵家必爭恐怕也只能成為一句空話了。
名勝古跡作為稀缺的不可再生資源,承載歷史記憶、傳承文化精神、彰顯城市魅力,保護好是對厚重歷史的尊重,開發好是對子孫后代的饋贈,而將其打造成旅游文化景區則更加有利于整座城市提檔升級。要使我市眾多被埋沒的名勝古跡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必須下更大的決心,采取更果斷的措施,切實在轉變思想觀念、科學規劃建設和市場化開發運營等方面下大功夫。
為此建議:
(一)注重規劃引領,統籌開發建設。上述歷史遺存的名勝古跡大多缺少統一的規劃、設計和建設標準。因此,建議由市政府牽頭,旅游、規劃、建設、園林、文廣新等部門共同會商,編制開發建設規劃,對我市尚未得到有效保護和利用的名勝古跡,梯次進行開發建設。旅游部門履行條線職能,轄區政府履行屬地責任,共同做好名勝古跡保護工作。所開發建設的景區周邊應做到“減量”與“留白”相結合,盡量不上馬工業或房地產項目。
?。ǘ﹥灮Y本運作,擴大投資渠道。開發名勝古跡不是“發展負擔”,而是“發展前景”,更是“發展資源”。要充分做好地財文章,進一步擴大投融資渠道,引導社會資本以PPP模式參與開發,從景觀效果、游客服務、硬件設施、智慧旅游等方面“一攬子”進行建設,既解決資金難題,又借助開發方力量進行后期運作,可以有效提升經濟效益。
?。ㄈ┥钊胪诰騼群鰪娐糜纹肺丁_M一步發掘我市名勝古跡,尤其是歷史人文故事,切實將旅游景點建設與歷史文化緊密結合起來,積極申報國家或省級旅游景點。同時,加大綜合推介力度,多途徑推廣旅游品牌、旅游形象和旅游線路,使名勝古跡的知名度、公眾美譽度同步提升,推動這些名勝古跡從“佳處人未識”到“佳處人人知”。
?。ㄋ模┘訌娰Y源整合,實現綜合開發。按照古跡保護、文化搶救、開發利用的發展思路,積極引入“小鎮理念”,依托景區建設完善的游客服務中心以及客棧、餐飲、商業等綜合配套功能設施,打造風格迥異的主題公園和旅游小鎮,以景區帶動商業,以商業促進景區,共同做大做強旅游業及其附屬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