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政協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協要聞
    在加快城市建設和市場建設工作研討會上的講話
    2005-12-18 17:18作者: 本站來源:本站


    李福全
    (2005年9月27日)??

    同志們:
    ?  市政府召開的這次加快城市建設和市場建設工作研討會,主要是認真學習借鑒臨沂市場建和城市建設的經驗和做法,學經驗、找差距、促發展,進一步動員全市上下統一思想、開闊思路,以更大的氣魄、更大的力度和更有力的措施,大力推進我市市場建設和城市擴容計劃,以更好地推進全市經濟和社會更快更好的發展。
    ?  這次會議十分重要,有這么三個特點:一是務虛與務實相結合;二是城區與縣(市)相結合;三是政府與企業相結合,既是一次學先進、取真經的學習會,又是進一步理思路、強決心的務虛會,更是鼓干勁、抓落實的推進會。為什么要召開這樣一個會議?為什么要在這個時候召開這樣一個會議?不言而喻,就是為了加快徐州市的市場建設和城市建設步伐,進一步把徐州這個領跑型與追趕型的城市落到實處。我多次講過,我們這樣一個城市既是一個領跑型城市,又是一個追趕型的城市,而從現在來看,我們更多的是追趕、而不是領跑。前一階段,我們帶領全市11個縣(市)區黨政主要領導、市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以及全市提得上“位”字、在徐州有地位的14個市場的老總,大家一行50多人專程赴臨沂進行學習考察,所到之處,他們強烈的發展意識、清晰的發展思路、強勁的發展勢頭、良好的發展環境,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大家深受啟發,受益匪淺。剛才,11家單位主要負責人所作的發言,已經說明到臨沂學習考察是大開眼界、大飽眼福,大家倍受震動、倍感壓力;文順副市長提出了下一步市場建設的發展思路和想法,我都贊成。我想,就我們徐州下一步如何加快市場和城市的發展,和大家一起商量一下。
    ?  一、關于臨沂市的經驗做法
    ?  臨沂是一個革命老區,作為上世紀90年代中期才實現連片整體脫貧的地區,94年才由縣級市升格為地級市,在這樣一個特殊地區,很多方面都與徐州的基礎條件差得太遠,無論是歷史地位、區位地位,還是政治地位。為什么臨沂在短短的11年發展得這么快?發展的經驗值得借鑒,發展的氣魄之大應該講出乎預料、令人刮目相看。
    ?  在市場建設方面:近年來,臨沂市大力實施新一輪市場改造、建設和提升工程,正逐步把臨沂批發市場建成具有國內現代化水平的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中心,把臨沂市建設成為國內著名的商貿物流城市。分析臨沂市場發展的經驗,我想主要歸結于四個方面:一是思路清晰方向明。臨沂市圍繞“培育大市場,搞活大流通,建設商貿城”的發展思路,經過10多年的發展,走過了五個階段,一是擺攤設點階段;二是建設大棚階段;三是由大棚轉向規范的市場階段;四是從市場轉向物流+加工企業階段;五是到現在成為在全國有地位的商貿流通城市,可以說臨沂的市場建設已經從初級階段到中級階段,走上了現代化發展階段。過去我們經常講,在革命戰爭年代比如抗日戰爭時期經歷了三個階段,從游擊戰-陣地戰-規模戰,包括解放戰爭也經歷了戰略防御-戰略相持-戰略反攻,最終取得了革命戰爭的勝利。過去革命戰爭的經驗,對今天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仍然有著一定的借鑒意義,就是在每個階段都要抓住機遇。在徐州不少領導同志跟我說過,在某種程度上講臨沂的市場是徐州培育的,臨沂的今天是徐州支持的;剛才有的同志發言也講了,是徐州的交通部門、公安部門管卡的嚴,把有的業戶趕到臨沂去了,盡管我沒有作過調研,這種說法我認為不很全面、準確。昨天我收到了一封人民來信,山東省某個市的駕駛員強烈反映,他們在送貨時被我市交通運輸管理處查處并罰得很重,我已經批轉給交通運輸管理處的處長,要求運管部門今后在依法辦事的同時一定要營造好的環境。二是措施扎實力度大。特別是臨沂市實施的“五四三”舉措,很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他們在批發市場建設上堅持“五個結合”,即堅持市場建設與改造提升、轉變經營方式、發展地產品加工、招商引資相結合,以及政府推動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在現代物流配送上強化“四個方面”,即政策支持、高起點統一規劃建設物流基地、加強物流資源整合、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在建設完善農村流通網絡上實行“三個并重”,即發展現代流通與整合現有資源并重、促進工業品下鄉和擴大農產品進城并重、建設現代農村流通網絡與實施商務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并重,加快了流通現代化建設步伐。近年來,他們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市場改造建設,著力開發西部工貿開發區和東部經濟開發區兩大物流園區,市場規模迅速膨脹,發展檔次迅速提升。例如,臨沂市蘭山區在建設市場的過程中,充分調動了鎮、村和農民的積極性,2004年一年就拆遷了150萬平方米民房,當年建成100萬平方米的市場,農民收租金、企業家賺錢、市場做大,實現了地方政府、投資主體、村民群眾的“多贏”;又如臨沂板材市場一期投資1.6億元,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僅用4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搬遷改造,速度之快令人驚嘆。三是成效顯著后勁足。2004年,臨沂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10億元,居山東省第五位;流通業增加值達到160億元,比上年增長22.9%,占全市生產總值的15.8%,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2%;各類市場多達1004處,年成交額616.7億元,其中臨沂批發城達380億元,居全國同類綜合批發市場前三位。全市從事流通業的人員已達100多萬人,僅圍繞臨沂批發市場經營的個體戶就達10萬余戶,從事餐飲、運輸等服務人員達到20多萬人;各類加工業戶2.5萬家,年銷售收入達到200多億元,整個市場中的地產品份額也由過去的不足30%達到目前的60%以上。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大批浙商來臨沂投資興業,目前已達6萬多人,占到山東省浙江客商總量的五分之一,有力地促進了臨沂市場與浙江市場在更高層面上的融合。目前,臨沂批發城已發展成為占地6平方公里,擁有68個大型專業批發市場,3.6萬個經營攤點,3萬多個上市品種,日客流量達30余萬人的大型商品集散地;在此基礎上他們還將利用3年的時間,投資200億元,完成總建筑面積1800萬平方米,實現老批發市場的徹底搬遷改造,重新打造一個新的現代商貿城,的確氣魄很大。四是環境寬松服務好。臨沂市委、市政府制定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把市場和物流項目建設列入市重點建設工程,在資金、用地、規劃、建設和各種稅費收取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全市上下真心誠意地服務市場、服務發展,想方設法為客商解決后顧之憂,充分調動了方方面面投資建設的積極性。
    ?  在城市建設方面:客觀地講,臨沂的城市規模、城市檔次和徐州還不能比,高樓大廈也沒有我們多,但是臨沂市區道路街道寬敞,道路攤鋪的平整度高,很少看到破損、打補丁的現象,兩邊建筑整治到位,衛生保潔到位,顯得這個城市很清爽。而我市的城市道路只有今年新鋪的建國西路,沒有補過疤,其它道路上都有打補丁的現象,還有相當一批水泥路面。一個發達的城市,一般在五年前已經沒有了水泥路面,現在的城市道路一般都是用瀝青做成的黑色路面,有的城市已開始用彩色瀝青。歐洲的一些國家比如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城市道路,相當部分是用彩色瀝青建成的,彩色瀝青顆粒大,雨天防滑,而且平整度非常好,安全系數高。因而,明年我們要下很大的功夫整治城市道路。近年來,臨沂市堅持按高水平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經營的“三高”要求,進行了大規模的城區基礎設施建設,城市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正加速實現建設大臨沂、新臨沂的戰略構想。一是規劃起點較高。他們高度重視城市規劃,特別是1996年編制的《臨沂市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到2010年臨沂城市發展的目標,已于2002年提前8年實現。2004年臨沂市建成區面積達到123平方公里、人口119萬人,已經接近我市水平。他們還專門建設了占地4000平方米的城市規劃展示館,免費對外開放,成為凝聚人心、鼓舞士氣、吸引投資的良好載體,產生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二是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大。臨沂市圍繞“沂河”這一城市“靈魂”大作文章,實施了城市硬化、美化、綠化、亮化等六大工程,展現出“一河清水、兩岸綠色”的城市景觀,特別是濱河大道兩側綠化帶寬80米,亮化景觀燈型簡潔、新穎、大方,使沂河兩岸成為亮麗的風景線。2003、2004年他們每年拆遷改造多達300多萬平方米,兩年城建投入達46億元,今年又投入40億元,建設了一批市政基礎設施項目。
    三是城市管理水平較高。臨沂不算建成區的100多萬人口,每天光是外地客戶就有30余萬人,人多車雜。
    ?  大家在臨沂所聽、所看、所想應該很多,我認為臨沂經驗的根本所在,就是思想解放程度高,市場競爭意識強,工作目標措施實,發展環境營造得好,走出了一條市場繁榮、催生產業、帶動城建、領跑周邊的發展路子。實踐證明,市場是發展的巨大動力,哪個地方的市場發展得快,哪個地方的經濟就有活力,城市建設就有了加快推進的基礎。通過考察,我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巨大的競爭壓力。面對這一形勢,全市上下務必要認真借鑒臨沂經驗,對照先進找差距,聯系實際換腦筋,搶字當頭,自加壓力,全力以赴謀求我市的市場建設、城市建設的超常規跨越式發展。
    ?  二、關于我市的市場建設
    ?  歷史的經驗證明,一個城市“無工不強”、“無商不富”。我在這里強調市場建設的同時,仍然要強調徐州必須以工業經濟為第一方略不動搖,堅持走工商并舉、以工業經濟為第一方略的發展之路。市場是經濟運行的“發動機”,從臨沂市的情況來看,其市場的繁榮,不僅催生了產業,而且也有力地帶動了城市建設。目前,臨沂市市場與產業已經實現了融合,一大批企業因“市”而生、成長壯大。比如,金鑼集團幾年前還是一家小型鄉辦冷藏廠,依托臨沂批發城迅速打開了市場銷路,2004年銷售收入達100多億元,擠身全國最大的肉食品加工企業之列。此外,臨沂市場的發展吸引了大量外地經商人員,他們在臨沂掙錢、興業、安家,有力刺激了當地房地產市場的需求。一組數字也正可以說明臨沂市場發展對經濟的拉動:2004年臨沂市房地產新開工面積126.7萬平方米,竣工面積是134.3萬平方米,而銷售面積則達到了141萬平方米,竣工少、銷售多,建的少、買的多。這反映出臨沂這個地方購房需求旺盛,而這種需求源于市場的繁榮,僅浙商在臨沂就有6萬多人,這是個了不起的數字,我們徐州浙商集中區的邳州市只有3000多人。
    ?  應該講,我市的區位要比臨沂優越,交通要比臨沂發達,產業基礎要比臨沂雄厚,市場建設完全可以大有作為,只要大家加把勁、齊努力,完全可以把市場搞上去。我們的市場目前還存在著“小而散”、“低而不高”的弊病。會前,我專門抽時間看了一些市場,邳州的中國科技木業城、金鳳凰家具園等市場很有發展潛力,有可能培育出國際品牌,希望你們盡快上馬二期、三期工程,如果達不到50、80萬平方米市場建設體量,將很難成大氣候。物資集團區域生產資料市場要抓緊改造提升,提高品位,力爭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宣武市場地處市區繁榮地段,但仍處于“農村型”市場形態,明年一定要進行改造,并考慮進行搬遷。新世紀建材裝飾城和迎賓路沿線的一些市場,已初步形成了市場群,但市場檔次不高,要抓緊整合提升。鼓樓區以港務集團為核心的港口市場分布也較散,需要大力調整整合。關于徐州下一步的市場發展,我想講兩點。
    ?  首先,要抓好市場規劃。如果我們不加快規劃建設市場帶,還是零零散散地發展,是競爭不過周邊地區的。我的意見是,市規劃局要對全市市場作一個很好的規劃,在市本級規劃兩大市場帶。第一個市場帶:從兩山口以北到迎賓廣場以南,長約五公里的這段路東西兩側范圍內,這一區域有食品城、整車及零配件市場、蔬菜市場、建材市場、裝飾市場等一批市場,有發展市場群的基礎,要規劃一個綜合物流帶、市場帶,形成規模,力爭形成淮海區域乃至華東地區有影響的市場帶。第二個市場帶:在京福高速公路以東、新城區以北這一區域,規劃一個以港務集團為主的沿運河市場帶。今后,徐州經濟開發區和城市北部的鼓樓、九里兩區市場建設要靠這一市場帶的帶動;南部云龍、泉山兩區的市場建設要靠第一市場帶的帶動。同時,如果我們能夠抓住抓好中心商務帶以及南北兩條市場帶的建設,應該講徐州發展成為一個現代商貿大都市是完全有條件的,我市以彭城廣場為中心的商務帶已經形成,現在要繼續提升和調整業態。
    ?  市場的發展關鍵在人。今天我們之所以把14家企業老總請來,是因為市場發展的積極性在于我們這些企業老總,你們要抓緊提出企業發展的思路、計劃和要求解決的問題。臨沂市市長講得很好,他說根本問題不在于體制,也不在于機制,而在于人。臨沂的城市管理以前比較混亂,各級各單位之間打了七八年“仗”,市里怪區里,區里怪街道,街道反過來怪市里,抱怨沒有政策、體制不順、機制不好等等。后來,臨沂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換了個環衛處長,兩三年的時間城市管理就上去了。所以說,人是關鍵的因素,市場的發展也是這樣,關鍵是人。希望各位企業老總放開去干,有什么要求和條件盡管提出來。但是,有時候出臺一攬子的政策也不一定能解決具體問題,因此你們要把要求解決的問題具體化,要符合實際、“就事論事”,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解決,市里和區里都將真心實意地全力支持你們發展壯大。
    ?  第二,要優化市場環境。投資環境是招商引資的致勝法寶,這個道理大家都十分清楚,但關鍵是怎么做,如何把對優化投資環境的認識和想法,變成企業、客商能夠感受到的實實在在的舉措。今天我與在座的企業家面對面地交心,我不希望聽到兩種話,一種是籠統地講徐州的投資環境不好,另一種講在徐州掙不到錢。我希望你們能夠講實實在在的建議,講市場如何搞、如何擴大,是在用地上遇到了問題、建設上遇到了問題,還是在批辦手續等方面遇到了問題,只有這樣市里才能幫助你們扎扎實實地解決問題。投資環境的好壞是相對的,凡是能掙到錢的地方投資環境就好,凡是掙不到錢的地方投資環境肯定不好;凡是能夠大發展的地方投資環境就好,凡是不能夠發展的地方投資環境肯定不好。我們不能簡單地評價一個地方投資環境的好壞、政策的好壞,投資環境有政府與企業相互配合、上和下的相互理解,部門橫向之間的支持等問題,政策的好壞也有做大與做小、能做與不能做的問題,一定要把這些區別開來。如果這件事政策規定不能做,你偏要允許你做,這肯定是不行的;如果能夠給大的政策,部門控制得很緊,偏給你小的政策,這個部門執行政策是不好的。因此,我們不能籠統地講政策的好壞,只要把政策規定不能做的方面向企業講清楚,能夠放大的政策要落實到位,這就是好的政策環境。營造好的政策環境,我想還要處理好“兩個關系”。一要正確處理好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要立足長遠制訂政策,著眼長遠落實政策。比如宣武市場的大發展,市里是大力支持的,但如果還是在城市中心搞小門面房,進行低檔次發展,那么給了你政策支持,從眼前看是賺錢了,但從市場的長遠發展看、從城市整體形象的提升看是不利的,就不能給你這個政策;如果你能夠著眼長遠發展進行整體提升或異地新建,市里將給予政策支持。二要正確處理好管理與服務的關系。管理與服務是辯證的關系,如果一個城市缺乏了管理,那么就不可能依法治市,任何客商都不敢到這個地方做生意。要樹立管理就是服務、服務客商就是服務發展的理念,立足繁榮抓管理,滿懷真誠抓服務,讓客商在徐州投資有回報、遇事有幫助、發展有信心。關于這個問題,請市經貿委會同市有關部門,在對我市市場進行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盡快拿出操作性強的政策意見,報市委、市政府研究確定。對市場發展,市各有關部門一定要深入調研,把企業老總請來一起談一談,究竟有哪些苦衷,苦衷究竟出在哪里,然后形成有針對性的政策意見,經部門之間統一認可后,報市委、市政府研究確定。
    ?  三、關于我市的城市建設
    ?  客觀地講,徐州城市建設的總體框架很好,具有一個大城市的框架,問題是骨架好、肉不多,突出表現為南、北三環路兩邊基本上無建筑,二環路以內還有未經改造的城中村,沿街、沿路的破舊、低矮的房屋較多,沒有整治的老房較多。明年要進一步加大老城改造力度,把老城改造作為明年重點整治的內容,爭取通過明、后兩年的改造,到2008年實現與新城區氣息相連??傊?,要靠老城形象的提升體現徐州城市面貌,使老城形象與特大城市地位相匹配。我們一定要咬住建設“三大都市圈和四個特大城市之一”的總目標,力爭一年一大步、幾年大變樣,牢固確立在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地位。具體地講,要培育“三氣”、做好“三件事”。
    ?  培育“三氣”,就是城市的名氣、人氣和活氣。只有“三氣”齊俱,城市才能真正繁榮起來。一要打響“名氣”,就是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城市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在規劃布局、景觀設計、城市風貌等方面著力突出個性和特色,塑造徐州特大城市和淮海經濟區都市圈的獨特風采,使城市面貌成為展示綜合實力和發展活力的“金字招牌”。二要激活“人氣”,就是加快改造老城區,迅速擴張城市空間容量,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聚集能力,擴張城市人口量和流動量,成為樂于商、樂于住、樂于游的“寶地”。三要增強“活氣”,就是對構成城市空間和城市功能載體的各種資本進行整合、盤活,使城市建設步入自我融資和再投入的良性循環,進而拉動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改善城市的軟、硬環境,促進生產要素和產業的聚集。
    ?  做好三件事,就是向規劃要效益、向建設要檔次、向管理要品位。第一,向規劃要效益。城市規劃就是一個按照城市未來發展定位和方向,對城市建設中各類建筑、道路所作的協調安排,它決定了各種有形和無形資源未來的使用、運作和發展的調整,是城市資源和資本運作的基礎。規劃就是財富、是效益、是生產力,哪些地方該修路,哪些地方應建商業設施,住宅建在哪里,它們相互間的高低、體積和比例關系、風格又怎么確定等等,都要源于規劃。應該講,近年來我市在城市規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之大、規劃之全、設計之精是近年來所沒有的。下一步,在老城區要圍繞減法做規劃,規劃做好后這屆政府完不成,下屆政府接著做。如果老城不做減法規劃、新城就不能脫穎而出,老城不做好減法規劃、新城很難成氣候,也很難與新城相呼應。如果老城永遠是這么一個狀況,所有建設項目都集中在老城,新城就將幾乎沒有項目,也就很難與特大城市相呼應。因此,做好規劃是關鍵,做規劃要突出“三性”,讓規劃真正成為發展的藍圖。一是科學性。在指導思想上保持一定的超前度,力爭五十年不落后;在設計上堅持高標準,聘請全國一流專家進行城市規劃及單體建筑設計;在操作中,堅持放開建筑設計市場,對大的規劃、建設項目公開招標,進一步提高城市規劃和單體建筑設計質量。二是經濟性。在為未來發展留下足夠的余地和空間的同時,堅持把優化城市資源配置擺在規劃的重要位置,不論是新區建設還是舊城改造,都要著眼于城市資源要素的價值最大化,為城市基礎設施項目爭取更多的建設資金,體現規劃就是財富的內涵。三是社會性。高度重視公眾參與,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廣泛征求公眾意見,尋求群眾的支持、理解和監督。在這里,我要特別強調的是,規劃展示館是激發老百姓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重要載體,也是展示徐州城市建設水平和未來發展方向的重要平臺,我們要盡快把規劃展示館建起來。
    ?  第二,向建設要檔次。近年來我市城建力度不斷加大,2003、2004兩年時間投入32億元組織實施了24項城建重點工程,今年又確定32項重點工程、總投資150億的目標,當年投資近50億,力度之大、投入之多為多年未有,明年還要有更大的投入。下一步,要進一步加大“兩個力度”、抓好“四個結合”。加大“兩個力度”:一是要加大拆遷力度。明年,國家將出臺《物權法》,對城市拆遷作出更加嚴格的規定,屆時拆遷難度會更大、成本會更高。因此,我們必須嚴格按照城市建設整體規劃,把拆遷作為緊要工作抓緊實施,把必要拆除和必須拆除的建筑及早納入拆遷計劃,迅速采取行動予以拆除。臨沂去年的拆遷量就是300萬平方米,而今年我市拆遷60萬平方米,去年是40萬平方米,兩年100萬平方米的拆遷量遠遠不夠,因此我市明年拆遷總規模必須保證實實在在地完成150萬平方米的拆遷量、力爭完成200萬平方米以上,其中泉山區要保證完成100萬平方米以上、云龍、鼓樓兩個區也要加大拆遷量,這樣我們的城市就會更加漂亮。總之,我們要爭取在明年《物權法》出臺以前,立足于集中全部精力,從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完成拆遷量,為未來城市的發展留足空間。同時,各縣(市)也要抓緊運作,加大拆遷力度。
        二是要加大建設力度。對于我們的城市建設,總的感覺是腳手架不多、建設量不大,無論從城市建設到工業工地建設,無論從市場建設到村鎮建設,無論是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從城市到農村,都沒有太多的腳手架。從某種意義上講,城市的繁榮在于腳手架的林立,腳手架林立的城市是繁榮的城市,有100個腳手架就是有50-80個建筑實體。從臨沂到淮安、到揚州、再到南京,腳手架都特別多,淮安的一個房地產開發區有100多個腳手架。現在我們新城區的腳手架僅有12個,如果我們明年的新城建設的腳手架能有200個,后年增加到500個,到2008年增加到1000個,那時我們城市的發展就會欣欣向榮。因此,各縣(市)區、包括開發區都要從增加腳手架做起。特別是加大房地產開發力度,一個好的房地產項目能夠催生一方市場,推進一片城建。前不久我市引進的上海綠地集團,是中國房地產行業龍頭企業,計劃總投資超過30億元,建設總規劃建筑面積130萬平方米,包括95萬平方米的中檔以上住宅區,20萬平方米的大型商業賣場、商業休閑街、餐飲娛樂、便利店等,近15萬平方米酒店式公寓、酒店、辦公、銀行、大型會所等全方位生活配套設施的超大型綜合性社區,將有力地促進城市東區經濟的發展。我們要以此為突破口,大力度加快引進大開發商、大項目,尤其是九里區和鼓樓區北部要加快運作、抓緊實施,通過房地產開發迅速提升人氣、商氣。明年,市區房地產建設規模不能低于300萬平方米。抓好“四個結合”:一是城市建設要與完善城市功能相結合。要系統地而不零散地改造老城,有序地而不盲目地建設新城。在老城,要有計劃、有規劃、有設計的一條路一條路的改造,一條街一條街的梳理,一個社區一個社區的整治;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順序,由地下的管線、地面的道路、立面的建筑,到空中的桿線,進行立體式的改造。在新城區,要堅持基礎設施先行、環境營造超前。在建工程必須強調設施的配套性和整體性,抓緊搞好路、水、電、氣、熱、通訊等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保證做一件、成一件,成一件、出精品;要科學確定適當的建設提前量,切實避免建設過度超前而導致設施閑置和資金沉淀。二是城市建設要與優化產業、市場布局相結合。要妥善處理好城市建設與經濟發展的共生互動關系,不能就城建抓城建,而要科學進行產業劃分,合理布局商貿設施,促進市場有機聯合,擴張經濟功能。單就城市道路而言,它就明顯不同于地區間的交通干線公路,建設時不僅要考慮交通功能,更要關注經濟功能和景觀功能。希望我們的相關部門對諸如此類的問題要深入研究,創新思路和舉措。三是城市建設要與招商引資、培育后勁相結合。著力打造良好的投資平臺和便利的置業條件,吸引客商投資我市城市建設。四是城市建設要與改善人居環境相結合。以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條件和工作環境為目標,加快建設最適合人居的生態型園林城市。
    ?  第三,向管理要品位。城市管理是城市永恒的主題,是保持整潔、優美城市形象的核心所在。近兩年來,尤其是開展“四城同創”以來,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城市的巨大變化令人矚目,群眾的滿意度明顯提高,很多市民紛紛來電、來信反映城市的變化之大、之美。今后,我們要圍繞鞏固、提高、轉為長效的目標,繼續以“四城同創”活動為契機,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堅決防止回潮,促進我市城市管理工作不斷躍上新的更高臺階。
    ?  同志們,市政府要適時地召開一些務虛會,把政企聯動起來、上下聯動起來、城市和縣區聯動起來,把熱烈活躍的研討空氣,轉化為加快發展的濃厚氛圍、自主創業的干事勁頭、實有力的工作舉措,全力開創我市市場和城市建設的新局面,為徐州在未來3-5年內真正發展成為淮海經濟區領跑型、輻射型和帶動型城市打下堅實的基礎,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昌县| 南城县| 嘉祥县| 永年县| 蒙山县| 闻喜县| 如皋市| 友谊县| 万荣县| 罗田县| 高淳县| 德庆县| 外汇| 尚志市| 镇康县| 兴隆县| 邯郸市| 额尔古纳市| 隆尧县| 榆社县| 平泉县| 疏附县| 宁南县| 桂东县| 如皋市| 射阳县| 卓资县| 阳原县| 华容县| 新民市| 科技| 团风县| 灵武市| 象州县| 板桥市| 南阳市| 商洛市| 普陀区| 靖边县| 高阳县| 大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