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政協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協要聞
    對推進徐州市鎮村布局規劃調整的思考
    2006-03-06 17:30作者: 經濟委來源:本站

       一、目前我市鎮村現狀
      目前全市建制鎮108個,鎮區現狀用地面積349815畝,現有住戶39.22萬戶,143.67萬人。人均住宅用地面積19.3平米。實有道路長度2686公里,道路面積16169萬平方米。行政村2233個,自然村10898個,人口561.65萬人?,F狀用地面積1451280畝,人均住宅占地約0.26畝(173平米)。實有道路長度22043公里,面積18623萬平米。
      據統計,我國人均占有耕地僅1.41畝,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為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我國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必須在18.24億畝以上,而現在只有18.37億畝。1995年,省政府下達我市的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為914.1萬畝,經國務院批準,1999年國土資源部確定我市基本農田保護面積858萬畝,至2003年末,全市實有基本農田面積893.3萬畝。人均耕地不足1畝,又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我市正處在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的發展階段,必然要占用大量土地。既要保吃飯,又要促發展、促建設,土地從哪里來,出路只能是全面推進鎮村規劃調整,通過節約集約利用土地來挖掘潛力,統籌城鄉建設用地的調整置換,實現合理、集約用地。
      據了解,銅山縣三堡鎮從90年代就開始探索規劃建設中心村,節約、集約使用土地。如名不見經傳的潘樓村,集中興建580棟住宅,節地300多畝;刁店村將原來的3個自然村合并建成一個村,騰出600畝土地創辦了小有名氣的勝陽木業;已規劃尚未實施的梁樓村,現占地100多畝,如建到沿206國道新址只需22畝土地。三堡鎮的實踐給我市新農村建設透出了一絲可喜的曙光。
      二、推進我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建議
      思路決定出路。發展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要緊緊圍繞增加農民收入這個中心,加快調整農業結構,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現代農業產業,促進縣域經濟發展,以產業化提升農業、以城市化帶動農村、以工業化致富農民。把改革作為發展的動力,推進農村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改革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和縣鄉財政管理體制,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
     ?。ㄒ唬╂偞褰ㄔO規劃先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長期的浩大工程,必須堅持統一領導、科學規劃、加強督查、全面推進。資料顯示,在平原地區現在生產力條件下,建制村以800到1000人的規模,耕作半徑1.5至2公里較為合適。目前全市共有村莊13131個,占地1451280畝,平均占地100多畝。如果能通過規劃行政村、中心村、居住點,將其數量減少三分之一,可節約土地約50萬畝。如今我省的南京、南通等市已實行新規定:人均耕地不足1畝的縣(市),每戶宅基地不得超過135平方米;人均耕地大于1畝的,每戶不超過200平方米。我市如果能在10-20年里將目前的自然村合并為新型居民社區,節約土地資源的潛力更可觀??茖W合理地制定規劃、落實規劃,從規劃入手推進城鄉統籌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前提。
      為此,建議一是將鎮村布局建設納入城市建設發展總體規劃,并編制與之相配套的交通建設和公共交通規劃,城鄉統一供水規劃,管道供氣規劃,污水處理規劃,教育和醫療衛生發展規劃等專項規劃。統籌安排各類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減少和避免資源的浪費。
      二是規劃鎮村布局調整實施的序時進度,并列入任期和年度考核內容。要將鎮村規劃公布于眾,讓群眾了解它、接受它、服從它,使規劃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建新房、拆舊房主動申請進規劃點。
     ?。ǘ┙夥潘枷雱撔聶C制。農民集中居住涉及到宅基地流轉、承包地調整、基本農田保護、農民跨組建房等一系列問題。形勢和任務要求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解放思想、創新機制。
      1、市縣(區)建立鎮村規劃建設協調會議制度,由農工辦牽頭,協調國土資源、規劃、建設、財政等部門,適時研究解決農村居民點建設發展中的問題。
      2、爭做新農村建設試點。中央已明確提出,我國已進入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城鄉統籌發展的階段,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已列入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市、縣(區)鎮都要積極爭取鎮村建設試點,通過試點探索土地周轉使用、資金投入、規劃布局調整等方面的主動權,力爭先人一步,快人半拍,摸索出適合我市特點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路子。
      3、嘗試土地有償使用,農村土地使用拍賣轉讓,農民按規劃建房給予城市購房貸款,農村新辦企業用地從鎮村建設置換土地解決等優惠措施。
      4、建議完善相關法規制度,對鼓勵和推進節約集約用地做出具體、明確、可操作性強的規定。
     ?。ㄈ┑湫褪痉叮诸愔笇А=ㄔO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十一五”規劃的一大亮點。只有農村的生活實現現代化,中國才能實現現代化,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構建和諧社會。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調查研究,動員部署,分管領導要集中精力抓綜合協調、督查落實,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協同配合、全力推進。
      1、典型示范,整體推進。積極參加省建設系統組織的“十百千”創建活動,認真推廣本地鎮村改造建設的典型,力爭“十一五”未全市三分之一的鎮,五分之一村建成城市化示范鎮、康居示范村。爭取15-20年完成合村并點全面建成農村居民社區。
      2、分類指導,促進鎮村規劃落實的健康發展。按經濟條件可建設無村鎮;可采取集體投入先行建房,農民統一搬遷入??;可統一規劃居民點,農民按規定申請自建房;也可以通過改造舊鎮村,增加公共基礎設施投入,改善居民生產生活條件,保持其自身特色。無論采取什么形式都要既按規劃,嚴把審批關,又要尊重農民群眾的選擇,因勢利導,更要量力而行,絕不能搞一刀切,增加農民的負擔,甚至引起農民集訪。
      3、開展民居設計建筑評選比賽活動,為農民提供更多的住房選擇,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增色添彩。
     ?。ㄋ模┒嘣度胧袌龌瘎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面臨建設需要與資金之間的巨大缺口,僅靠政府投資肯定行不通。必須以新的理念,用市場經濟的辦法去經營運作。建議采取政府引導、多元投入、市場化運作的模式,滾動發展的方式,逐步實現新型鎮村建設規劃。
      1、政府是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主體。政府是社會公共產品的提供者,我國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在農村,因此政府應是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投資主體。建議政府通過以下渠道籌集資金。一是財政預算,應將基礎設施投資納入各級財政預算,并根據經濟發展逐步增加。尤其要落實國家關于新增教育、衛生、文化、計劃生育等事業經費主要用于農村,用于縣以下比例不低于70%等方面的政策規定。二是爭取國家“十一五”規劃專項資金。如今年初國務院批準的“農村公路建設規劃”、是國家“十一五”交通發展的專項規劃,也是我國第一個全國性、系統性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準備投入1000億元用于支持和引導交通持續快速發展,其目標是“十一五”期間全國所有具有條件的鄉鎮通瀝青(水泥)路;東中部地區所有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三是繼續爭取省為蘇北農村辦五件實事資金,重點鎮、中心村建設資金,農資開發項目資金,扶貧開發、老區開發資金等。
      各級政府要把增加對農村基礎設施投入看作加快啟動農村消費的杠桿。近期在北大中國研究中心舉辦的經濟形勢分析會上,著名學者林毅夫指出,目前農村消費未啟動的主要原因,一是農民的收入水平太低,二是農村與生活有關的基礎設施嚴重不足,造成對很多現代化的產品需求降低。在農村基礎設施投入一塊錢,至少有九角錢變成農民的收入。不管是解決當前生產能力過剩的問題,還是未來長期和諧社會的構建,啟動農村消費都是重要的問題。
      2、開發企業投資鎮村房地產市場大有作為。近年來,全市鎮村建設投資規模每年為30億,建筑面積近300萬平方米,與市區大致相當,應該說是建筑市場一塊較大的蛋糕。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序幕的開啟,政府特別是管理部門應引導建筑企業進入這一領域,以滿足農民的住房消費需求,保證鎮村建筑質量和安全。一是引導現有房產開發企業進入農村承建公共基礎設施,興建市場,開發民宅。二是以鎮為單位按照公司法要求,成立操作規范的開發公司,盤活存量資產進行房產開發。
      3、政府、企業、銀行合作,激活農村建筑市場。開發企業根據政府提供的鎮村建設規劃和優惠條件,建設居民小區;農民可以土地抵押、房產抵押、經濟合作組織擔保等形式向銀行貸款購房;城市居民也可以貸款在農村購買住房。
      4、研究制定優惠政策措施,鼓勵企業、法人、自然人投資農村,興辦沼氣、太陽能、教育設施、衛生防疫設施、集貿市場和供水、污水處理等專項基礎設施。
      5、嚴把土地關,打好土地置換這張牌。如前所述,城市化、工業化發展需要大量土地,而鎮村規劃建設的實施可以調整置換出數量可觀的土地,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打好土地置換這張牌,將為我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注入生機活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和县| 宁化县| 瑞丽市| 伊川县| 横山县| 博兴县| 叙永县| 邢台市| 元阳县| 县级市| 运城市| 上栗县| 麟游县| 车致| 孝义市| 雷州市| 黔西县| 奉化市| 上饶市| 荆州市| 遂宁市| 广东省| 金川县| 德阳市| 石首市| 五大连池市| 中牟县| 阳曲县| 沧州市| 三江| 留坝县| 安庆市| 湖州市| 石嘴山市| 大姚县| 定襄县| 枞阳县| 惠东县| 嘉义市| 清徐县| 建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