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政協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協要聞
    市委書記張國華在市政協十五屆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2017-02-17 18:15作者: 張國華來源:本站

    肩負起發揮“三個作用” 新的重大使命 
    ——在市政協十五屆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2017年2月14日)


    張國華
     
    各位委員,同志們:
      今天,政協徐州市第十五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隆重開幕了。這是一次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要會議,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首先,我代表中共徐州市委,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
      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以來的五年,我們并肩走過了很不平凡的發展歷程。在中共中央、中共江蘇省委的堅強領導下,中共徐州市委團結帶領全市人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抓黨建,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都取得了新的顯著成績,圓滿完成“十二五”發展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三五”發展的良好開局。特別是剛剛過去的2016年,是徐州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我們聚焦“開好局、緊在前”,主動適應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在解放思想中凝聚共識,在砥礪奮進中擔當作為,科學謀劃展開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布局,高點定位推進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建設,成功召開市第十二次黨代會,開啟了全面建成小康、全面振興轉型的新征程。經濟實力持續增強,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808.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16億元,總量均居全省第五位,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富民步伐不斷加快,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4%、居全省第一,20.2萬低收入人口實現脫貧,深化改革快馬加鞭,城鄉面貌持續改善,黨風政風煥發新的氣象,彭城大地政通人和、欣欣向榮,展現出加速振興、跨越爭先的強勁態勢。
      奮斗充滿艱辛,成績來之不易。在宏觀經濟環境錯綜復雜的情況下,我市發展能夠開創這樣的好局面,是全市干部群眾團結拼搏、共同努力的結果,也凝聚著廣大政協委員和統一戰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五年來,人民政協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認真履行職能,調查研究扎實深入,協商議政成果豐富,民主監督實效增強,團結聯誼廣泛拓展,為我市各項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此,我代表中共徐州市委,向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向所有關心支持徐州發展的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下轉02版)
      各位委員,同志們!
      今后五年是徐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轉型的攻堅時期。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期間,李強書記要求徐州在蘇北決勝全面小康征程中發揮領軍作用,在推動淮海經濟區建設中發揮龍頭作用,在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濃厚氛圍中發揮先行作用,為我市發展定位指向、賦予了光榮使命。我們要自覺肩負起新的使命,把發揮“三個作用”、推進“兩聚一高”、建設“強富美高”新徐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發展的行動總綱,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站高一步、想深一步、看遠一步,擼起袖子加油干,齊心協力努力干,抓關鍵求突破,干在先走在前,讓“全面建成小康、全面振興轉型”的藍圖早日變為美好現實,奮力譜寫好“兩聚一高”的徐州篇章。
      肩負起新的使命,必須聚力創新驅動,更快步伐推進老工業基地振興轉型。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我們要堅持用創新開路,以創新驅動引領全面振興,以產業振興帶動全面振興,加快沖出老工業基地轉型關口。要牽住科技創新“牛鼻子”。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完善“產業+企業+平臺+高校+人才+金融+政策”的創新生態系統,高水平建設 “一院一城一谷一區”創新平臺,努力把科教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要突出產業振興主戰場。自覺把創新貫穿于一二三產業發展的各領域,扎實推進“一中心一基地一高地”和現代農業建設四大任務,鞏固實體經濟優勢,提升中國工程機械之都地位,加快構建“6+6”先進制造業體系、“333”現代服務業體系,以創新助推產業鳳凰涅槃、破繭成蝶。要培育轉型升級新動能。深入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握消長平衡,推進“五加五減”,在“三去一降一補”上取得更大進展。緊跟新興產業發展步伐,重點突破現代物流、金融服務、服務外包三大產業,突出抓好ICT、生物醫藥、環保裝備等新產業,推動“四新經濟”蓬勃發展。要夯實創新人才強支撐。創新的事業呼喚創新的人才。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大力實施年度“222”引才計劃,充分發揮大學生、留學歸來創業人員、大企業高管和連續創業者、科技人員等創新“新四軍”作用,大力弘揚創新文化,為創新創業提供充足的陽光雨露,讓創新發展的種子快快萌發、長成大樹、變為森林。
      肩負起新的使命,必須聚焦富民惠民,更實舉措增進百姓福祉。始終堅持富民導向不偏離、錨定“富民坐標”不動搖,既看平均數、又看大多數,更關注極少數,扎扎實實補短板,加快建成“全面”、“全體”小康。要持續促進富民增收,認真落實省富民政策“33條”,深入實施八項富民工程,發展富民產業,完善創業政策,讓更多人走上創業路、實現致富夢。要著力增加“高端就業”,推進產業升級與就業結構升級聯動,創造更多的“金飯碗”“銀飯碗”,努力讓老百姓的錢袋子越來越鼓。要精準推進脫貧攻堅,堅持精準對焦、精細操作,認真實施六項脫貧舉措,切實加大重點扶貧片區整體幫扶力度,進一步健全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障和基本照護保險“兩項兜底”制度,今年再實現17萬低收入人口脫貧,確保小康路上“一個不少、一戶不落”。要全面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從小處抓起、從細節做起,加快構建社會建設“十二大體系”,扎實辦好中小學和幼兒園建設、城鄉供水一體化、村莊環境整治等70項民生實事,以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促進均等化,讓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肩負起新的使命,必須加速新型城鎮化,更高水平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我們要圍繞發揮“龍頭”作用,積極推動淮海經濟區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全力打造極具實力、令人信服的中心城市。要釋放城鎮化巨大潛力。進一步健全五級新型城鎮體系,優化主城區 “2+6+15”空間布局,促進縣級中等城市做大規模實力,沿交通干線、沿邊界布局一批城鎮和片區中心,培育發展一批特色小鎮,力爭城鎮化水平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要增強中心城市集聚輻射力。高起點編制實施區域“四個中心”建設規劃,大幅提升對人才、資本、技術等高端資源要素的集聚吸引力,打造區域發展增長極。堅持“提升、繁榮、整治、解難、管理、服務”并舉,推進成片開發、混合開發、融合開發,突出抓好15個重要功能集聚區建設,大力實施徐宿淮鹽鐵路、徐連客專、軌道交通、地下管廊等重大城建工程,不斷提高城市綜合承載力。要彰顯生態城市特色魅力。以參與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為牽引,扎實推動新一輪生態文明建設,重點規劃布局“兩軸、兩湖、多片區”,建設“五個走廊”,讓更多的“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強化環境保護治理,認真開展“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實行招商項目環境負面清單制度,深化國家生態市和文明城市創建,積極爭創聯合國人居環境獎,持續打響“一城青山半城湖”的金名片。
      肩負起新的使命,必須深化改革攻堅,更大力度拓展雙向開放新空間。改革開放是推進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是實現老工業基地振興轉型的關鍵一招。我們要堅持向改革要活力、增紅利,打贏全面深化改革攻堅戰。突出問題導向,以敢為人先的勇氣銳氣,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突破利益固化藩籬,推進國家和省各項改革在徐州落地生根、結出碩果。充分發揮改革試點的“前哨站”和“偵察崗”作用,重點抓好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物流標準化試點城市、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等試點,深化“一地一策”改革,打造一批有影響、可推廣的成功案例和改革品牌。繼續發力“放管服”改革,為企業“松綁”,為市場“騰位”,為群眾“增利”。堅持向開放要空間、聚資源,增創雙向開放新優勢。自覺以開放的理念、開放的眼界和開放的胸懷,廣聚國內國際資源為我所用,強化招商引資生命線,復制推廣上海等自貿區改革試點經驗,全面優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投資環境,使徐州成為海內外客商向往的投資興業熱土。加快推進各類開發園區轉型升級,大力建設綜合保稅區、電子口岸、鐵路口岸等“十大開放平臺”,積極籌辦中國(徐州)服務外包峰會、爭創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加快建設“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節點城市。
      肩負起新的使命,必須全面從嚴治黨,更強擔當營造干事創業濃厚氛圍。唯有擔當才能闖出新路,唯有實干才能成就夢想。我們要以全面從嚴治黨為堅強保證,抓住想干事、敢干事兩個關鍵點,突出親商環境營造和“三清示范區”建設兩個方面,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敢擔當、作風正的干部隊伍。要解放思想謀跨越,深入開展“發揮‘三個作用’、推進‘兩聚一高’、建設‘強富美高’新徐州”大討論活動,主動打破思維定勢、擺脫傳統路徑依賴,敢于和發達地區同臺競爭,以“一往無前、決戰決勝”的精神,堅決打贏新時期振興轉型的“淮海戰役”。要鼓勵擔當干事業,建立健全正向激勵和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地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促進干部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善于突破、勤于落實,真正讓想干事者有機會、能干事者有舞臺、干成事者有地位、不干事者沒位子。要轉變作風抓落實,弘揚“真抓實干、馬上就辦”精神,持續優化“三大考核”,用好組織、協調、督查“三大體系”,扎實開展“百千萬”集中走訪幫扶活動,深入基層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打造零障礙、全過程、專業化、低成本、高績效的一流營商環境。
      全面建成小康、全面振興轉型,需要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共同奮斗。人民政協人才濟濟、群英薈萃,在發揮“三個作用”的生動實踐中大有可為,也一定能大有作為。各級政協組織要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的主軸,自覺貫徹黨委重大決策部署,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努力尋求全社會的最大公約數、畫出民心民愿的最大同心圓。要在服務大局上作出新貢獻,緊緊圍繞發揮“三個作用”、推進“兩聚一高”、建設“強富美高”新徐州的大局,多做增進共識、凝聚人心的工作,最大限度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匯聚強大正能量。要在推動發展上展現新作為,充分發揮聯系廣泛、智力密集的優勢,緊扣建設“一中心一基地一高地”和農業現代化、打造區域“四個中心”、富民增收和脫貧攻堅、生態文明建設等重大課題,開展深度調研,有效協商議政,多建睿智之言,多獻務實之策,多出助推之力。要在促進團結上取得新成效,充分發揮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團結聯誼工作的有效方法,密切與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聯系,及時匯總反映社情民意,協助黨委政府做好協調關系、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等工作,鞏固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要在自身建設上樹立新形象,進一步加強政協自身建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增強“四個意識”,不斷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聯系群眾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廣大政協委員要自覺遵守憲法法律和政協章程,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做示范帶動界別群眾的表率。各級黨委要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加強和改善對政協工作的領導,支持政協依照章程獨立負責、協調一致地開展工作,為人民政協履行職能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各位委員、同志們!
      發揮“三個作用”,使命光榮,任務艱巨,責任重大。 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認真落實省、市黨代會戰略部署,同心同德、銳意進取,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奮力譜寫“兩聚一高”徐州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最后,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寨沟县| 怀安县| 星座| 海安县| 搜索| 昌乐县| 灵台县| 太湖县| 石城县| 大理市| 察雅县| 连平县| 兴国县| 文登市| 肇州县| 东港市| 西青区| 伽师县| 乐山市| 五河县| 葵青区| 罗田县| 正镶白旗| 碌曲县| 遂平县| 芦溪县| 库尔勒市| 绥宁县| 本溪| 永安市| 夹江县| 太保市| 海口市| 南投县| 宁波市| 宜阳县| 黄冈市| 乐山市| 白玉县| 开平市| 成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