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省政協十二屆七次常委會議在南京舉行,會議圍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進行專題協商。會上,王安順主席作了題為《高度重視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的大會發言。發言內容如下:
高度重視中小學生體質健康
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是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基礎,關乎億萬家庭福祉和民族復興大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強調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省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扎實推動中小學生健康水平呈現積極變化,但問題依然突出、形勢不容樂觀。以徐州市為例,目前中小學生視力合格率為42.5%,市直屬學校學生視力合格率僅為18.4%,主城區學生肥胖率超過20%。
經過調研發現,影響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的原因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教育方面:教育觀念尚未根本轉變,部分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對待學生過于看重文化成績、忽視健康素養;應試教育仍占主導地位,嚴重擠壓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時間;安全責任加重學校顧慮,有的學校為防止學生意外受傷往往壓減體育訓練;師資力量不夠充足均衡,存在體育專業教師短缺、年齡斷層等現象;基礎設施配置標準偏低,部分學校生均體育活動場地面積不足2平方米。二是社會方面:現代生活方式減少了運動機會,以車代步、電梯代替登梯成為常態,造成中小學生缺少必要的運動強度;網絡休閑方式破壞了運動樂趣,不少中小學生沉迷電腦、手機、網絡游戲,不愿走向戶外、走進操場進行體育鍛煉;溺愛型教養方式影響了運動能力,有的家長對子女過于溺愛、過度保護,使孩子養成怕苦怕累、懶散嬌氣的不良習慣。
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建立學校體育運動風險保障機制。推行政策性意外傷害責任險,保費由政府和家庭按一定比例承擔,通過保險理賠解除學校開展體育活動的后顧之憂。探索依規教學“盡職免責”制度,學校按照教學大綱要求開展各類體育教學活動,在此過程中發生的意外安全事故,法律應對學校合法權益予以保護。完善學校風險防控和應急機制,制定體育運動傷害事故處理預案,加強對體育教師急救技能培訓,提升學校運動安全風險管理水平。
二、優化學生體質健康服務。依托高校優勢,成立中小學生體質健康促進研究中心,研究分析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為改善學生體質、提升學校體育工作水平提供智力支持。用好醫療院所資源,精心做好青少年近視篩查、科學預警、教育培訓、預防控制、康復矯正、效果評估等工作,有效防治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各類重大疾病。
三、健全綜合保障體制機制。建立“大健康”格局下的未成年人成長協調聯席會議制度,整合多部門資源協同解決學生體質健康問題。增加中考體育分值,發揮政策的導向作用。根據城區人口發展與分布規劃,為新建中小學校留足建設用地。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特別是要研究制定加強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建設的政策措施,實現體育專職教師數量充足、配置均衡。
四、構建全社會參與和支持的工作格局。推動中小學家校共育,采取家庭教育知識講座、家訪活動、家長會等家校合作形式,向家長普及健康教育知識。運用多種形式開展宣傳,增強全社會對學生體質健康重要性的認識,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學生身心健康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