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政協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協要聞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徐州市第十二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2004-02-07 20:42作者: 政協研究室來源:本站

    ——2004年2月7 日在政協徐州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
    高 之 均

    各位委員:
        我受政協徐州市第十二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的委托,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


        2003年工作回顧


        2003年是本屆政協開局之年,市政協常委會堅持以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十六大精神為指導,在中共徐州市委的領導下,緊緊圍繞我市爭做江北“兩個率先”領頭羊的奮斗目標,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努力克服非典帶來的不利影響,積極探索新的工作思路、方法和領域,為促進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鞏固和發展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全年共開展專題調研15項,專項視察39次,形成建議案4項,辦理和答復委員提案596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05條。市黨政主要領導對24項政協調研報告、建議案、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作出重要批示。
        一、以“三個代表”為指針,積極參政議政
        堅持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統領全局、貫穿政協工作的根本指針,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積極參政議政。
        圍繞第一要務,為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言獻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全市發展中的重要問題,組織委員進行調研視察,取得了明顯成效。先后就我市蠶桑業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國有企業改革發展與脫困、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民營科技企業發展、徐州都市圈建設、城區經濟發展、城南開發區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速公路建設、重點工程建設、知識產權保護、行政審批工作、加強出入境管理等方面展開調研視察,就相關問題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針對我市實施“南水北調”工程中的難點,提出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徐州段水環境保護與治理建議案》,從六個方面提出建設性意見,促進了水務管理體制的改革、中水線路的調整和區域污水通道規劃的制定。為促進我市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形成了《關于加快我市現代物流業發展步伐的建議案》,提出了整合物流資源、加快物流園區建設等六條建議,對提高現代物流工程在城市規劃和建設中的地位,及時解決物流工程建設中的難點問題,加快我市現代物流發展規劃的實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推進文化建設,為構建文化大市貢獻力量。以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為重點,先后就高校大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戶部山保護與開發、旅游市場管理、淮塔發展情況、民俗文化名特商品市場建設、云龍書院建設、工程學院籌建、發展民辦教育、西苑小區學校建設等展開調研視察,就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開發與保護歷史文化資源、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等問題積極建言獻策。
        為促進我市文化體制改革,增強文化產業整體競爭力,提出了《加快我市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步伐的建議案》,該建議案以其深刻的分析和針對性較強的建議,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對加快我市文化體制的改革步伐起到了明顯的推動作用。為擴大我市就業面,提高勞動者整體素質,提出了《關于加快我市職業教育發展與改革的建議案》,針對我市職業教育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從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加大教學改革力度等五個方面,對我市職業教育的規劃和布局調整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意見和建議。
        充分發揮政協文史工作“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作用,全年共征集文史資料約50萬字,研究整理約30萬字,編輯出版了第23期《徐州文史資料》。積極拓展政協文史工作新領域,單獨或參與舉辦了文史筆會、大型民俗文化展示、徐州地方文化和文史講座、名特優旅游商品評比等一系列活動,并幫助部分民間文化團體到外地開展文化交流,促進了我市先進文化的傳播與文化產業的發展。
        關注民情民意,切實維護群眾根本利益。緊緊圍繞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分別就我市青年志愿者活動、住房公積金使用、城市管理、城鎮職工醫療保險、鄉鎮衛生院藥品準入、社區全民健身工程、農村改水、老年公寓建設、城市綠化、垃圾處理、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仲裁委員會工作等進行了專題視察,為做好有關工作積極出謀劃策。
        堅持把反映社情民意作為政協履行職能與維護群眾利益的重要結合點,高度重視,大力推進。召開了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會議,建立了新的工作機制。先后就夜市擾民、交通安全、公廁建設、放心食品、網吧管理、公交車線路、家犬飼養等一系列事關群眾生活的相關問題向市領導和有關部門反映。市有關部門共21次以書面形式給予答復,使一些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堅持開展送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發放科普資料2000余份,解答了近千人次的技術咨詢;為2000多名群眾表演了節目;對400多位農民進行了義診,為滿足農民對科技、文化和衛生方面的需求作出了積極努力。
        二、以“兩個率先”為目標,加強政治協商
        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緊緊圍繞我市爭做江北“兩個率先”領頭羊的奮斗目標,認真履行政治協商職能。
        依托例會協商,共商發展大計。十二屆一次會議期間,委員們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和其它報告,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進行了協商討論,分別就農業發展、國企改革、投資軟環境建設、反腐倡廉等19個方面的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領導及有關部門的重視,許多建議被采納。十二屆四次常委會議就市政府關于我市2003年上半年工作情況及下半年工作打算的通報進行了協商討論,常委們就做好下半年工作提出了9個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為提高政協常委會議參政議政的質量,聘請28位高層次專家組成市政協專家咨詢組,促使政協的意見和建議更加科學、更具代表性。
        搞好專題協商,促進科學決策。各專委會采取不同形式積極加強與政府部門的對口協商,先后組織委員參加了自來水價格聽證會以及國土資源開發、旅游資源開發等情況通報會;就計劃生育、老年公寓建設、市區職工大病醫療保險等問題展開專題協商;對《徐州市清真食品管理條例(草案)》進行了立法前協商,委員們的一些建議彌補了草案中的不足,促進了地方立法的民主性和科學性。
        三、以民主評議為重點,拓寬民主監督渠道
        積極探索民主監督的有效形式,努力增強民主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著力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拓展監督渠道,提高民主評議水平。去年3月份,市政協首次采用民主評議的方式,對市中級人民法院近兩年來的民商事審判工作進行評議監督。為有效開展民主評議,市政協成立了領導機構、制定了工作方案,組織全體委員和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以及縣(市)區政協參加。在充分調研、問卷調查、旁聽庭審、多方座談的基礎上,共提出意見和建議350多條,歸納后形成意見和建議各30條,并以常委會議的形式對市法院進行了面對面的評議。民主評議堅持既肯定成績,又指出問題;既提出批評建議,又幫助呼吁解決實際困難的原則,做到評議有據,建議合理。市法院根據評議意見完善了規章制度,制定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法官的服務意識明顯增強,工作作風明顯轉變,審判質量和效率明顯提高。
        加大督辦力度,提高提案辦理質量。加強與承辦單位及委員的聯系,將提案工作與委員視察、專題調研、協商座談等活動密切相結合,采取提案交辦、主席督辦、視察督辦、協商督辦等有效形式,積極促進提案辦理質量的不斷提高。常委會議專門聽取市政府領導有關提案辦理情況的通報,先后召開辦理工作座談會、匯報會21次。政協主席、副主席親自督辦了拓寬農村勞動力轉移渠道、加強文物保護與修復、建設教育強市等9項重點提案,取得了層次高、力度強、影響大的辦理效果。
        圍繞熱點問題,積極開展專項監督。先后推薦了38名委員擔任特約監督員,參與有關廉政建設、重點項目建設、醫療服務、公安警風、交通行風、城市管理等方面的監督活動,為促進有關部門和單位改進工作,提高服務質量作出了積極貢獻。堅持在徐州電臺“新聞現場”欄目舉辦委員訪談活動,就市民普遍關心的問題,邀請委員發表意見和建議,直接與聽眾交流,取得了較好的監督效果。
        四、以團結和民主為主題,鞏固愛國統一戰線
        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積極鞏固團結合作的政治基礎,在爭取人心、凝聚力量、維護穩定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密切各界聯系,增進團結與合作。保持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各縣(市)區政協的密切聯系,堅持秘書長聯席會議制度,征求對政協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堅持邀請縣(市)區政協主席列席市政協常委會議,參與各項參政議政活動;及時召開縣(市)區政協主席座談會,共同探討新形勢下如何更好地開展政協工作;通過邀請市政協各參加單位、各縣(市)區政協參加調研和民主評議活動,促進相互間的合作共事;采取召開各種會議、組織調研視察等形式,加強與委員的聯系;堅持開展慰問駐徐部隊活動,加強軍地聯系和軍民團結。
        加強聯誼交往,擴大交流與影響。通過拓展活動方式、擴大聯絡聯誼面、幫助臺商和僑商解決經商辦企業中的實際困難等方式,加強與在徐和來徐臺胞、海外僑胞的聯系。邀請有關專家舉辦臺情報告會、專題報告會,加強“一國兩制”、“和平統一”方針的宣傳及愛國主義教育。積極做好對新來徐臺胞的宣傳工作,激發他們反臺獨、促統一的熱情。認真辦好《徐州政協》刊物,在全國及省、市新聞媒體上發表介紹徐州的文章并及時報道市政協的工作情況,協助拍攝《走遍中國——徐州》《回望老徐州》等專題系列片,進一步擴大了徐州的對外宣傳。
        發揮政協優勢,努力維護社會穩定。發動政協委員密切聯系各界群眾,協助黨委和政府做好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工作。圍繞制止法輪功非法活動、房屋拆遷、困難群體救助、減輕群眾教育負擔、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等許多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積極反映社情民意、提出政協提案、開展調研視察,為維護社會穩定作出了積極努力。
        五、以抗擊非典為重任,發揮優勢作貢獻
        面對突發的非典疫情,市政協堅決貫徹中共中央和省、市委的決策和部署,努力為我市抗擊非典作貢獻。
        采取有力措施,積極參與非典防治。為有效控制疫情,市政協機關采取積極措施,制定了相關制度,嚴格控制各類會議和大型活動。及時發出致全體政協委員的公開信,號召廣大委員,密切關注非典防治工作中出現的情況和問題,及時反映社情民意;動員從事醫藥衛生工作的委員,積極宣傳科學的防治知識,勇于投身防治非典的第一線。政協委員中的醫務工作者,有的擔任了救治指揮小組或防治非典領導小組負責人,有的直接參與發熱門診病人的診治工作,為我市防治非典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為使委員們更好地參與抗擊非典斗爭,專門邀請市政府領導同志通報全市防治非典情況,并對戰斗在防治非典前沿的委員進行了電話慰問。
        積極獻計獻策,為戰勝非典作貢獻。針對非典防治重點、難點在農村的實際,市政協主席帶領全體副主席和部分委員對邳州市的非典防治工作進行了專題視察,就進一步做好返鄉民工工作、加強群防群控體系建設、迎難而上促發展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許多意見和建議。為貫徹中央“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促進發展”的戰略部署,市政協組織力量展開專題調研,形成了《非典疫情對我市經濟的影響與對策建議》的調研報告,為黨委、政府提供了翔實的情況分析和具體的措施建議。部分委員就抗擊非典提出了“保障預防非典醫藥市場”的提案,反映了“進一步完善各項應對措施”和“對防治工作實行新聞發布制度”的社情民意信息,并在徐州電臺有關欄目中就貫徹《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出主意、提建議,體現了高度的參與意識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六、以提高素質為重點,加強自身建設
        堅持把加強自身建設作為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在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上下功夫,取得了明顯成效。
        狠抓理論學習,指導工作實踐。繼續發揚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優良傳統,堅持學習的經常化、制度化。制定了《市政協關于興起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意見》和《關于加強市政協學習中心組學習的意見》。通過中心組帶頭學習、收看錄像報告、印發《學習參考》等形式,組織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認真學習中共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胡錦濤同志“七一”重要講話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綱要》,進一步明確了新時期人民政協工作的努力方向,增強了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的自覺性。
        強化制度建設,加速三化進程。為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重新修訂和研究制定了主席辦公會議和常務委員會工作規則、專門委員會組織通則和工作簡則、加強市政協與市政府所屬部門及市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工作聯系的制度,以及進一步提高市政協履行職能水平的若干意見等16項制度,政協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設邁上了新臺階。
        完善組織形式,增強委員素質。換屆以后,及時加強各專門委員會領導班子建設,制定了建立委員聯系小組的辦法,組建了委員活動小組和界別活動小組。通過開展委員培訓,使新委員盡快熟悉和掌握了人民政協的基本知識,增強了履行職責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并在各項活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為政協工作增添了新活力,保證了新一屆政協工作的健康開展。
        加強機關建設,提高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強政協機關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提高了機關干部的整體素質,在去年全市萬人評機關活動中,市政協機關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利用機構改革的有利時機,調整了機關科級建制機構。試行了機關中層干部競爭上崗。深入開展政協工作理論研究,為做好新時期的政協工作,開拓了思路,總結了經驗。市政協委員活動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開通了市政協網站,政協機關服務設施和服務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市委的要求、社會各界的希望還有一定差距,如專題調研的質量還需要繼續提高,發揮委員主體作用和政協界別作用的工作還需要進一步改進,專門委員會的工作形式還需要不斷創新等。這些不足和問題,我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研究并加以改進。

    2004年工作意見

        2004年,市政協常委會的工作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中共徐州市委的領導下,深入貫徹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以及市委九屆五次全會精神,以服務于改革發展大局和維護群眾利益為重點,加強團結,促進民主,創造性地履行三大職能,為我市加快實現“兩個率先”作出新貢獻。
        一、加強學習,努力踐行“三個代表”要求
        要把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學習貫徹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的精神緊密結合起來,與加快實現“兩個率先”緊密結合起來,與統戰工作的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在武裝思想、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上取得新成效。要圍繞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圍繞先進文化發展,圍繞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努力拓展民主渠道,積極建言立論,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為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服務。
        二、盡職盡責,為實現“兩個率先”獻計出力
        要緊緊圍繞我市爭做江北“兩個率先”領頭羊的目標任務商大計、議要事,圍繞中央和地方重大決策的實施認真開展民主監督,為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提供廣泛民主基礎上的支持。要針對全市加快“兩個率先”進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本著“選題要精、調查要實、研究要透、建言要準”的原則,對一些宏觀的、重大的、深層次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深刻透徹、客觀真實地分析并提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為我市實現新時期的奮斗目標和“三個文明”的協調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
        三、突出主題,切實維護社會政治穩定
        要繼續加強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聯系,堅持以團結民主、合作共事的精神開展各項活動,致力于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圍繞“五個統籌”的要求和 “五個堅持”的原則,深入研究我市各項改革中的難點問題,多做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宣傳工作,積極協助黨委、政府做好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爭取人心的工作,為我市協調好改革進程中的各種利益關系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四、以民為本,開好反映社情民意直通車
        要強化參政為民的意識,堅持把做好社情民意工作作為自覺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具體體現,發動政協委員積極反映社情民意。廣大政協委員要加強與本界別群眾的密切聯系,堅持把人民群眾的情緒作為第一信號,把人民群眾的滿意作為第一追求,積極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著力把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難點和焦點問題,以及群眾的意愿和情緒,及時準確地向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反映,促使相關問題得到重視和解決。
        五、與時俱進,以創新推動政協工作
        要結合形勢發展和政協實踐的需要,堅持與時俱進,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履行職能的新形式、新方法、新路子,不斷激發政協工作的新活力。要積極改進委員活動方式,進一步激發委員參政議政的積極性;創新工作方法,不斷提高調研視察實效;健全和完善民主議事機制,提高參政議政水平;正確處理好敢于監督與善于監督的關系,繼續探索和完善民主評議這一有效監督形式;采取靈活方式,積極探索發揮界別作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徑,使人民政協的職能作用得到更好的體現。
        六、明確目標,繼續加強自身建設
        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專委會工作,堅持把推動政協委員學習、提高整體素質、增強社會責任感、促進政協委員主體作用的發揮作為重要工作來抓,引導委員把社會榮譽和政治責任統一起來,認真履行委員職責,推動政協各項工作深入、活躍地開展。繼續加強機關思想政治工作,弘揚敬業愛崗精神,著力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統戰意識、創新意識,努力創建學習型、研究型、服務型、團結型機關,不斷提高政協機關的工作水平。
        各位委員、同志們,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對于鞏固我市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對于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好局面,至關重要。我們要認真落實中共十六大對人民政協提出的新要求,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共徐州市委的領導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為加快“兩個率先”步伐,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利益,不斷開創我市政協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奮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西县| 手游| 资源县| 新竹县| 宁蒗| 大新县| 太仆寺旗| 贵南县| 辽源市| 洛阳市| 宁蒗| 大安市| 苍溪县| 孝昌县| 庆阳市| 西昌市| 三亚市| 普定县| 息烽县| 湘潭市| 樟树市| 德安县| 黄大仙区| 都江堰市| 竹溪县| 台南市| 汶上县| 景宁| 莲花县| 东乡族自治县| 班戈县| 密山市| 松原市| 偃师市| 贺州市| 德江县| 白朗县| 恭城| 于田县| 高邑县| 静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