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開幕的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26名來自各行各業具有較高素質的新委員,為人民政協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作為政協組織的新面孔,他們懷著激動與喜悅的心情參會,并結合各自情況提交提案,積極履行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的職責。
作為科技界的增補委員,徐州中聯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丁頌亞接受記者采訪時,把節能減排、科技創新、老工業基地振興等徐州時下的流行詞匯“一網打盡”:“水泥是個傳統產業,在國家節能減排、新能源發展等政策的要求下,必須通過科技創新進行產業升級,尋求新的發展途徑。徐州是我省傳統的老工業基地、水泥生產基地,我們作為徐州水泥行業的領頭者,必須擔起這個責任。徐州中聯是一個現代化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企業,節能減排、新能源的開發等科技創新,給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成為克服經濟危機的利器。比如說余熱發電、變頻節電技術等,使我們企業如今成為環境友好型企業,企業一年節省4萬噸標煤,廢氣排放全部達標。去年底,徐州已經全部關閉老式立窯生產企業,希望以行業轉型升級為契機,對建材行業進行進一步整合、重組,淘汰落后產能,最大效益地發揮徐州的資源優勢。”
江蘇省宏鑫達鋼結構屋面工程有限公司洪忠良,參加完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后感慨地說:“作為一名政協組織的新成員,要體察民情,充分調查,寫出反映客觀實際的提案,把基層的意見真正反映出來。”洪忠良的第一份政協提案,事關“如何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在洪忠良看來,這個問題就是“玻璃門”,誰都看得透,就是過不去。洪忠良說,我市很多中小企業擁有高科技的知識產權、較好的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式,但在創業初期由于沒有固定資產可供抵押,無法直接從銀行獲得貸款,“缺錢”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要破解這個問題,建議有關部門加快組建權威性資產評估機構,盡快建立中小企業的信用記錄體系、組建中小企業信用咨詢機構、建立嚴格有效的中小企業信用獎罰機制,增強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放貸的信心和積極性。
徐州市好七水餃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興奮地說,市委書記曹新平在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的講話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為實現徐州經濟社會發展新跨越指明了方向。尤其是集中力量發展彭城廣場、新城、高鐵“三大商圈”,不斷完善城市功能的重大舉措,必將帶來巨大的商業機遇。第一次參加政協會,王軍滿懷參政熱情,與其他委員聯名提交了兩件提案。他表示,作為一名新委員,應自覺地把社會榮譽和社會責任統一起來,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參政議政能力。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結合自身工作的實際和特點,在關注本行業發展的同時,多關心社情民意,多提優秀提案,履行好政協委員的職責,為徐州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礦業大學僑聯副主席周燕也是今年新增補的政協委員,對于履行委員職責,周燕信心滿懷。“雖說我是第一次加入政協大家庭,但我卻對履職工作充滿信心。”周燕表示,政協委員職能中重要的一環是溝通和傳遞社情民意,而作為身處高校僑聯界的委員,將致力于發揮海外歸來高層次人才作用,在技術、項目的落地上,積極建言獻策。“去年,在全球金融危機面前,中國經濟社會的平穩較快發展,使很多旅外學子回到祖國。如何發揮這些高層次人才的作用,是當前值得我們認真考慮的問題。”周燕說,將在引進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多建言獻策,同時發揮歸僑和僑眷的作用,提升我市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盡心盡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