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政協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協要聞
    建言獻策助推發展 凝心聚力共促和諧
    2012-06-26 08:17作者: 學宣委來源:本站

    ——市政協五年工作回眸

      十三屆市政協任期的五年,是徐州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五年來,市政協自覺堅持團結民主兩大主題,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充分發揮協調關系、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的作用,為加快“兩個率先”、建設美好徐州作出了積極貢獻,譜寫了我市政協事業發展新篇章。

      堅持與時俱進  政協事業蓬勃發展

      十三屆市政協在歷屆政協工作的基礎上,堅持立足當前與著眼長遠相結合,確立了“高度一致,全力支持,履行職責,樹立形象”的工作原則,確保政協工作始終以鮮明的態度與市委保持高度一致,以務實的精神支持政府開展工作,以有效的作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以扎實的作風樹立良好形象,緊緊圍繞事關全局的大事和群眾關心的問題建言獻策,履職出力,有效提升政協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水平。

      五年來,十三屆市政協共召開全體會議5次,常委會議20次,主席會議34次;形成建議案28件,調研視察報告66份;組織各類履職活動375次,修訂完善規章制度21項,各項工作開展得生動活躍、扎實有效,彰顯了徐州政協工作的鮮明特色,形成了黨委重視、政府支持、政協主動、各方配合、社會關注的良好工作格局。

      堅持圍繞中心  全力推進“兩個率先”

      五年來,市政協堅持服務全市工作大局,緊扣“十二五”發展規劃、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三重一大”項目、打造特大型區域性中心城市、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推進新農村建設等重大問題積極建言獻策,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民主施政提供了重要參考。

      加快徐州老工業基地振興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也是十三屆市政協貫穿始終的履職重點。市政協組織委員們圍繞這一課題連續開展協商討論,就科學編制振興規劃、爭取扶持政策、優化產業布局獻計獻策。常委會議就振興裝備制造業專題協商并形成建議案,針對體制改革滯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提出6方面具體建議。加快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對于老工業基地振興意義重大。市政協主席會議兩次專題視察,協商提出對策。市委、市政府及時采納,制定相關措施,為開發區發展營造了更為寬松的政策環境。市政協高度關注棚戶區改造,通過專項視察、大會發言等主動建言,促進了這一歷史遺留問題的較好解決。《人民政協報》以“政協強力助推棚戶區改造,拆除50多個棚戶區惠及10萬群眾”為題專門報道。

      產業轉型升級事關我市科學發展全局。市政協緊緊抓住這一主線,先后圍繞低碳經濟發展、動漫產業發展以及農業提檔升級等積極建言。六次常委會議對加快產業優化升級專題協商,報送了相關建議案,提出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等具體建議。市委主要領導給予高度評價,要求在推進全市產業升級過程中,充分吸納政協建議。委員們還針對民營企業上市多次提出建議,市政府設立了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加大扶持力度,促進了民營經濟快速發展。

      2009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實施“三重一大”的重大決策,市政協對此高度關注,組織委員通過不同形式獻計出力、積極建言。幾年來,有關“三重一大”的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均達總數的50%以上。七次、八次、十七次主席會議分別對園林、景點公共設施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整頓交通秩序3件提案重點督辦,促進了相關工作的開展。十九次主席會議對京滬高鐵和南水北調徐州段工程建設進行專題視察和協商,就高標準、高質量建設京滬高鐵徐州站區,強化截污導流工程建設監管提出建議,推動了兩個項目的順利實施。另外,市政協還專題視察億噸大港、藝術館、音樂廳等重大項目,圍繞文明城市創建、新城區建設、銅山區發展、微山湖開發、文化集聚區建設等提出意見和建議,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和采納。

      堅持團結聯合  推進民主政治建設

      五年來,市政協圍繞住房、就業、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視察調研、提出提案,有力促進了民生改善與社會和諧。

      在促進社會事業發展方面,市政協持續關注城鎮職工醫保工作,九次主席會議對加強市區職工醫療保險金使用和管理進行專題協商。去年,根據市委要求,市政協就市區職工醫保工作開展調研。經十五次常委會議協商,向市委、市政府報送了《關于進一步提升市區職工醫保工作水平的建議案》,多數建議被吸納進《職工醫療保險有關政策調整的意見》中。今年,市政協十九次常委會議圍繞改善農村小學布局進行協商,就重點解決五公里外農村兒童就近上學問題,促進教育均衡化發展提出明確意見。市政府主要領導非常重視,專門就此作出批示。幾年來,市政協還圍繞職業教育、農村體育健身中心建設、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保障房建設等內容主動建言,推進了有關工作的開展。

      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方面,市政協將食品安全問題列為常委會協商重點,進行兩個多月的深入調研,常委會議專題協商,提出完善安全監管機制等15條建議,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市政協醫衛界委員圍繞醫患糾紛認真調研,提交集體提案,促成了我市醫患糾紛調解委員會和調解中心的成立,使醫患糾紛得到及時有效調處。另外,市政協幾年來還就完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鎮村債務、加強社區居委會建設等提出建議,較好地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在反映群眾愿望訴求方面,市政協圍繞落實最低工資標準、老小區改造、為困難家庭提供體檢服務等群眾期盼解決的問題履職建言,積極協助政府有關部門整改落實。針對群眾反映的淮海廣場秩序問題,委員們連續3年跟蹤視察,提出整治建議。有關部門根據建議,加大整治力度,搞好長效管理,取得明顯成效。近年來,群眾對基本公共服務進社區越發迫切,市政協認真調研,召開常委會議充分協商,提出按照“試點先行、逐步推開、全面覆蓋”的原則,大力推進社區基本公共服務建設,提高群眾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五年來,市政協通過社情民意信息及時反映群眾呼聲,共轉辦社情民意信息1602條,編發《社情民意簡報》53 期,為黨政領導了解民情民意提供真實參考。

      堅持履職為民  改善民生促進和諧

      十三屆市政協堅持把多黨合作的要求貫穿于政協工作的各個方面,充分聽取和反映市各黨派團體的意見建議,有力推進我市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近年來,各黨派團體圍繞高鐵經濟發展、促進平等就業、完善交通網絡等內容積極建言,共提交大會發言材料49份,提出提案296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526條。

      市政協認真履行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積極探索途徑和方法,通過參加全市“萬人評議機關”、“評議百名處長”等活動,推薦委員擔任特約監督員、行風監督員,較好地發揮了民主監督的重要作用。市政協先后把“強化食品安全監管”、“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等100件提案列為重點提案,通過主席會議督辦、專委會督辦和黨派團體督辦的方式,促進了相關部門工作的改進。十三屆市政協共收到提案2524件,經認真辦理,所立2357件提案已全部辦結。

      市政協不斷加強與各級政協的協作交往,主動配合全國政協、省政協在我市開展的社會管理創新、大運河保護與申遺等30余項調研視察活動,并為駐徐省政協委員開展專題視察、異地視察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服務。另外,市政協還定期召開縣(市)區政協工作座談會,進一步加強對縣(市)區政協工作的指導,我市目前已形成市、縣兩級政協良性互動的工作局面,政協工作的社會影響力顯著提升。

      堅持開拓創新  激發政協工作活力

      為改進經常性工作,市政協創新例會協商形式,以擇優原則在全體會議上安排大會發言;發揮界別聯動作用,組織開展聯組討論;常委會議、主席會議開門議政,邀請市政府領導和部門負責人參加協商討論。加大重點提案督辦力度,形成主席會議、專委會和界別督辦提案的工作機制;修訂《提案工作條例》,推動提案辦理工作納入市級機關績效考核范圍,進一步促進提案的辦理與落實。五年來,市政協的提案辦理成效和社情民意信息質量都有了新的提高。

      為加強專委會和委員隊伍建設,市政協每年召開專委會工作研討會,交流探討推進工作的新思路、新辦法。各專委會進一步加強與黨政部門的對口聯系,認真組織調研視察,督辦重點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五年來,委員個人或聯名提案2026件,占總數的86%;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170條,占總數的58%。除全會外,委員參加學習培訓和各類履職活動6000余人次。

      為著力提升機關服務能力和水平,市政協結合文明機關創建、創先爭優、“三治三提”教育整頓等工作,深入開展“提高工作標準、提升工作水平”主題教育活動,加強機關作風和效能建設,并有計劃安排機關干部參加黨委和政協系統各類培訓班,提高機關干部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這些舉措的落實,促進了政協履職水平的有效提升,進一步激發了政協工作的生機與活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安市| 东阳市| 尚义县| 祥云县| 英德市| 余姚市| 永靖县| 潞西市| 正阳县| 治多县| 宝丰县| 海南省| 锦屏县| 桦甸市| 新野县| 临沭县| 鹤山市| 宿松县| 辽中县| 西峡县| 通化市| 莫力| 梓潼县| 垫江县| 无锡市| 宁夏| 屏山县| 昆明市| 花垣县| 芮城县| 邻水| 涞水县| 桑植县| 怀仁县| 毕节市| 类乌齐县| 兴隆县| 阜南县| 犍为县| 壤塘县| 桃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