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上,政協委員們討論、審議了市政協十三屆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報告。大家紛紛表示,十三屆政協積極參政議政,履職為民,圓滿完成了履職歷程,特別是在服務發展、服務民生、創新發展等方面亮點多、經驗豐。
亮點一:服務中心
加快徐州老工業基地振興是本屆政協貫穿始終的履職重點。委員們圍繞這一課題連續開展協商討論,就科學編制振興規劃、爭取扶持政策、優化產業布局獻計獻策。常委會議就振興裝備制造業專題協商并形成建議案,針對體制改革滯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提出6方面具體建議。六次常委會議對加快產業優化升級專題協商,報送了相關建議案。市委辦公室全文轉發建議案,為推動工作提供了重要參考。
幾年來,有關“三重一大”的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均達總數的50%以上。連續三年將環保問題列為工作重點,通過調研視察等形式,多角度提出意見建議。2008年,主席會議圍繞提升城區環境空氣質量重點協商,針對搬遷污染企業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意見。2009年,組織委員對工作后續落實情況跟蹤督查。2010年,以“加強環境保護”為題再次開展調研協商,提出20余條建議。
亮點二:履職為民
持續關注城鎮職工醫保工作。2009年,九次主席會議對加強市區職工醫療保險金使用和管理進行專題協商。2011年,根據市委要求,市政協就市區職工醫保工作開展調研。經十五次常委會議協商,向市委、市政府報送了《關于進一步提升市區職工醫保工作水平的建議案》,多數建議被吸納進《職工醫療保險有關政策調整的意見》中。圍繞廣受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進行兩個多月的深入調研,常委會議專題協商,提出15條建議,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
圍繞落實最低工資標準、老小區改造、為困難家庭提供免費體檢等群眾期盼解決的問題履職建言。針對群眾反映的淮海廣場秩序較亂問題,委員連續3年跟蹤視察,提出整治建議。有關部門根據建議,加大整治力度,搞好長效管理,取得明顯成效。
亮點三:創新發展
創新例會協商形式,以擇優原則在全體會議上安排大會發言;發揮界別聯動作用,組織開展聯組討論;常委會議、主席會議開門議政,邀請市政府領導和部門負責人參加協商討論。改進專題調研方式,成立分管主席牽頭負責的專題調研組,整合力量集中攻關,切實提高建言立論水平。加大重點提案督辦力度,形成主席會議、專委會和界別督辦提案的工作機制;修訂《提案工作條例》,推動提案辦理工作納入市級機關績效考核范圍;在網上征集提案線索,聯合新聞媒體對部分提案辦理情況跟蹤報道。
每年召開專委會工作研討會,幾年來,委員個人或聯名提案2026件,占總數的86%;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170條,占總數的58%。除全會外,委員參加學習培訓和各類履職活動6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