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事關群眾身體健康與社會和諧穩定。守護“舌尖上的安全”已經成為廣大群眾的迫切要求和各級黨委、政府面臨的重要任務。為此,市政協常委會建議:
一、盡快啟動我市食品監管體制改革。一是盡快整合明確監管職能。按照省政府的統一安排,明確部門職責,組建檢測中心,強化分級監管。二是高位高效進行綜合協調。建立能夠綜合協調各方,有效進行處置的工作機制。按照食品監管體制改革的時間表,確保改革平穩過渡。三是不斷完善地方法規文件。認真梳理行政許可事項和行政執法事項,加快地方配套法規和文件的制定,夯實食品監管的基礎。
二、建立統一高效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一是重點提升基層監管能力。嚴格按照國務院關于屬地管理的原則,市級職能部門將監管工作進行分級管理。二是逐步推進追溯體系建設。加快建立蔬菜類肉類從種植養殖到零售終端的食品流通信息監管網絡。三是不斷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加強學習培訓,提高執法人員的法律素養和專業素養,鼓勵執法人員下沉到第一線執法、文明執法。改善食品監管執法條件。
三、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工作。一是重構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網。建議市政府加大投入,建立徐州市食品檢驗檢測中心。二是主城區農貿市場配齊檢測室。主城區農貿市場都要盡快進行農殘檢測室標準化設置。提高“農畜水”三大類產品和地產特色食品檢驗檢測能力。三是增加檢驗檢測的投入和支持。市和各區政府要逐步提高食品檢驗檢測經費的投入比例。
四、重點解決食品安全監管的突出問題。一是主城區要使用食品標簽標識。盡快在主城區農貿市場推廣使用食品標簽標注。二是切實加強外埠牛羊肉的監管。強制免費實行外埠牛羊肉登記備案和報驗制度,加強對飯店、火鍋店的專項檢查。三是要重點抓好“三小”的監管。開展對小餐飲、小作坊、小攤位的專項整治。對無照生產經營者要及時進行登記備案。四是切實加強對重點區域的監管。加大對大型蔬菜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等特殊區域的監管頻率和力度。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堅決取締餐飲攤點露天經營。
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監管的長效機制。一是盡快構建信息發布平臺。依托現有電子政務系統和業務系統資源,建立公開、統一、權威的信息發布平臺。支持新聞媒體開展輿論監督。二是加大信用體系建設力度。增強企業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規范企業生產經營檔案,建立企業信用檔案。三是堅決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健全失信行為懲戒機制和違法企業“黑名單”制度。完善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的銜接。發揮政府服務熱線和行風熱線的投訴舉報渠道作用。四是嚴格實行問責追究制度。把食品監管納入相關部門年度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和區級政府績效考核內容,加強督導和責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