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協》2019年12期刊登我市政協提案工作經驗做法
不斷提升新時代提案工作整體質量和水平
徐州市政協提案工作始終把改革創新作為引領,積極探索新時代提案工作的特點規律,著力推進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建設。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貫徹新思想,聚焦新要求,展現新作為,緊緊圍繞全市工作大局,勇于開拓創新,抓質量,重協商,求實效,不斷提升了提案工作的整體質量和水平,為推進“兩聚一高”、建設“強富美高”新徐州作出了積極貢獻。
堅持把提案工作始終擺到政協工作的全局高度和重要位置。在思想上,深化“三個認識”。市政協認真組織學習領會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重大方針政策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把握精神實質,理解核心要義。進一步強化了提案工作是政協履行職能重要形式的認識;進一步增強了提案工作是促進黨政科學民主決策重要渠道的認識;進一步提高了提案工作是匯聚改革發展合力有效途徑的認識。
在組織上,加強對提案工作的領導。市政協黨組堅持把提案工作放到政協工作全局中思考和謀劃,堅持站高一步、想深一步、看遠一步,找準政協工作切入點,確定提案工作的著力點。政協主要領導親自組織召開懇談會、務虛會、座談會,聽取各方代表人士的意見建議,定向選題,發揮特色優勢,提案工作定位更加準確、方向更加明確、思路更加開闊、成效更加明顯。
在籌劃上,突出重點精心組織實施。主席會議、常委會議、全委會議堅持把提案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做到經常抓、主動抓、重點抓,充分發揮提案重要渠道作用、主要抓手作用和基礎平臺作用。政協領導以上率下,組織調研帶隊辦理。徐州市是老工業基地,市政協針對生態建設欠賬多的情況,連續兩屆,把加快采煤塌陷地治理、水環境整理、二次荒山綠化、黃河故道開發建設提案作為主席會議和常委會議重點督辦課題,連年跟蹤督辦問效,徐州贏得了“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名片。
堅持把提高質量作為提案工作的生命線。我們提出了“小而準、專而深、辦而實”提案工作要求,狠抓提案質量,確保提得準、提得實、提得好。
圍繞中心工作立意選題。緊扣市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決策部署,做到提案選題與全市大局合拍、與市黨政決策部署合拍、與改善民生合拍。采取召開情況通報會、發布提案征集目錄、開展學習培訓等多種形式,著重從事關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中選題。五年來,政協委員提出了加快徐州老工業基地振興、打造科技“一城一谷一院”、農村公共設施建設、主城區食品安全、緩解主城區停車難、買菜難等提案,契合市委市政府重大部署,反映了民生民意,確保了提案選題的精準和高質量。
深化調研多出精品提案。用高質量的調查研究提升履職的高水平。圍繞黨政關心、界別群眾關注、自身所長的課題,充分利用委員的人才資源和智力優勢,采取聯組調研、界別調研、專題調研、對口調研等方式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深入的調查研究,應運而生的是精品提案的提出,進一步彰顯了提案工作特色優勢。
堅持標準嚴格審查立案。審查立案是保證提案質量的重要關口,嚴格審查立案標準是做好提案工作的關鍵所在。我們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政協《提案審查工作細則》,結合實際研究制定提案審查工作辦法,進一步規范提案審查工作,建立了長效機制。提案委員會提前溝通,市“兩辦”提前介入,提案審查提前籌劃,做到全會期間初審協商、閉會之后復審協商、完善立案工作再行協商。注重深化二次審查,采取補、拆、并、改等形式,對提案進一步整理、完善、提升。同時與市委、市政府辦公室以及提案辦理較集中的部門協商,確定承辦單位,為后續辦理工作打好基礎。
堅持把全程協商作為提案工作的主渠道。有事好商量,委員的事情由委員商量。堅持用機制保障協商,用協商促進履職,用履職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把協商貫穿提、立、辦、督全過程。
探索運用《提案辦理協商三四五工作法》。自2013年以來,我們結合實踐,加強研究,總結出了一套“三四五工作法”(即把握“三個環節”、建立“四個機制”、運用“五種方式”工作法),并在工作中推廣運用。一是抓住“三個環節”的節點控制。辦前環節注重提前協商,把協商的時機盡量前移,工作籌劃與政府部門提前對接,提案征集引導提前布置,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提前通報,做到協商在前,爭取工作的主動性。辦中環節堅持跟蹤協商,注重持續問效,掌握提案辦理的時間節點,加強過程性反饋和協商,著重解決辦理過程中的問題。辦后環節搞好運用協商,重點是做好提案辦結后,委員意見建議的吸收、成果的轉化和辦理實效的鞏固工作。二是實行了“四個機制”的規范管理。進一步完善和落實了聯席協作機制、審查立案機制、協商督辦機制和評優表彰機制,做到有序運作,有效協商,提高了提案辦理協商的規范化水平。三是強化了“五種方式”的辦理協商。結合每年提案的體量、類別、內容和承辦單位的不同,采取重點提案辦理高端協商、類似提案辦理集中協商、綜合提案辦理聯合協商、專題提案辦理對口協商和累積提案辦理持續協商五種方式,增強了提案辦理協商的針對性、指向性、專業性和實效性。
實現協商無縫對接。提案事事有聯系,委員人人有溝通,辦理件件有協商。提案委員會與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和提案辦理大戶加強溝通,共同研究制定《提案辦理協商方案和實施計劃》,提出了提案協商的目標內容、程序步驟、方法措施和基本要求,明確了辦理協商的“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
加大了協商的密度和強度。市政協領導高度重視提案辦理工作,主席、各位副主席每年都帶隊專題協商,帶領委員深入一線,帶頭抓好提案辦理協商。政協常委會議每年專題聽取市政府關于提案辦理工作情況通報,對辦理工作提出具體意見建議。
堅持把增強實效作為提案工作追求的主目標。抓住重點提案辦理求實效。瞄準突破難點熱點求實效。百姓的難點就是提案辦理協商的重點,按照“小而準、專而深、辦而實”的要求,盯著一條街、一條河、一件事、一個社區、一個項目的問題,跟蹤抓好提案辦理協商,著重解決“點”上的群眾關切、委員關注、社會關心的民生實事。
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求實效。充分發揮委員的主體作用,堅持問題導向,反映百姓呼聲,回應市民關切,廣大委員寫提案、用提案、辦提案。市政協有計劃組織委員跨界別、跨小組、跨行業的履職活動,增加了委員的參與面和密度;采取調研、研討、論證、座談、參觀、視察、督辦等方式,豐富活動內容和手段,真正發揮主體作用,活躍了氣氛,增強了履職實效。
堅持把創新開拓作為提案工作的原動力。搭建委員履職新載體。舉辦“委員提案沙龍”活動,組織經濟界、企業家委員圍繞我市經濟發展重點問題開展討論,邀請市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與委員面對面協商,擴大了委員履職參與面。注重探索新路徑、總結新經驗,加強提案工作研究和學術研討,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推進提案工作的發展。
開拓提案辦理協商新空間。開發渠道,開放協商,開門辦理。堅持以信息化提升政協開放水平,改版升級《徐州政協提案工作系統》,優化欄目設置,豐富提案辦理協商內容;啟用“徐州政協”微信公眾號,完善委員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接收政協工作信息等功能;有序推進與電視臺、廣播電臺及網絡媒體的合作,近五年來已制作“提案追蹤”“委員議政”“政協之聲”欄目63期,發出政協“好聲音”,提高了政協提案工作的知曉度和影響力。
推動雙向交流合作邁上新臺階。主席會議成員帶頭走訪委員和基層群眾,與政協常委和委員談心談話,話友誼、交朋友,聽取對政協提案工作的意見建議,不斷拓展政協工作的朋友圈、團結面和開放度。通過“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式對委員進行培訓,提高委員參政議政能力。統籌安排縣(市)區政協同志參加學習培訓,進一步擴大對內對外交流與合作。
(轉載本文請提前聯系,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