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政協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協要聞
    市政協在決勝疫情防控和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大戰大考中強化責任擔當展現履職作為
    2020-04-01 10:51作者: 辦公室 研究室來源:本站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徐州市政協自覺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上級決策部署,廣泛動員全市各級政協組織、政協各參加單位和政協委員強化責任擔當,助力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一、廣泛宣傳發動,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市政協黨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委部署要求,研究貫徹落實措施。第一時間發出助力打贏疫情阻擊戰倡議書,動員各級政協組織和3400余名市縣政協委員,為國履職、為民盡責,以過硬的成效踐行“兩個維護”。按照市委統一安排,春節剛過,市政協主席王安順即率隊前往包掛的企業單位、居民社區和集中救治隔離點檢查指導工作,看望慰問奮戰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在加強物資保障、群防群控、病患救治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鼓勵大家堅定信心,堅守職責,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市政協機關黨組連續下發“動員令”,號召80余名機關黨員干部積極參加聯防聯控,協助守牢一線“關口”。深入宣傳全市廣大政協委員參與防控的典型事跡,營造聚力打贏疫情防疫攻堅戰的良好氛圍。通過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江蘇省政協網、徐州日報、市政協網站和公眾號等載體,刊發各級政協組織、政協委員先進事跡和典型案例60余篇,展現了新時代政協委員的責任擔當和家國情懷。

            二、發揮獨特優勢,為實現“雙勝利”提供政協方案。一是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深化基層協商民主建設改革實踐,推動構建完善“四位一體”社會善治徐州模式,切實把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效能。發揮協商議事會議成員威望高、情況熟、說話有份量的優勢,組織發動全市6.2萬余名協商議事會成員積極投身戰“疫”一線,切實當好政策知識的“宣傳員”、社情民意的“信息員”、疫情防控的“戰斗員”。睢寧縣8000余名協商議事會成員堅持沖在防疫一線,成為基層戰“疫”的主力軍。積極創新協商模式,利用微信群、視頻會等“不見面”方式開展“云協商”“微協商”,圍繞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春耕備耕等工作獻計出力,推動解決了一批黨政關心、群眾關注、社會關切的熱點難點問題。銅山區通過線上平臺就部分農副產品滯銷問題組織協商議事,推動建立“全民戰疫,傳遞‘雞’情”愛心助農網絡平臺,當晚平臺推出的600只雞,一小時售罄,有效解決了群眾的憂心事鬧心事。創新建立市縣政協聯動機制,把鄉鎮(街道)、村(社區)協商議事無法解決的問題向上延伸由市、縣(市)區政協聯動協商,形成市、縣、鎮、村四級聯動協商體系,激發了系統攜手戰“疫”的強大合力。二是充分發揮重點提案示范引領作用。創新建立應對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市黨政領導全員領銜督辦重點提案新機制,優化提案提出和審查程序,以快報等形式及時反映供領導決策參考,變“后手”為“先手”,為推動疫情防控精準發力提供了有力依據。據統計,市政協委員共提交相關提案20件,其中《關于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接觸者采取分類集中管理的提案》等受到市委書記、市長的批示并及時轉交有關部門辦理落實。三是充分發揮社情民意“直通車”作用。通過政協網站、微信公眾號、“智慧政協”平臺等載體,研究發布信息報送要點,主動引導委員就疫情防控等內容反映社情民意。市政協委員、疫情防控一線醫藥衛生專家武焱旻、許繼元、劉向群、周向前、李先池等作為市縣兩級新冠肺炎感染診治專家組成員,聯合反映了《關于加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檢測和防控的建議》,市政協及時對接、提煉整合,形成今年市政協第1期《社情民意專報》。報送僅1小時后市委書記周鐵根、市長莊兆林分別作出批示,批轉相關部門和縣(市)區研究采納落實。截至目前,共收到疫情防控方面的社情民意信息120余件,上報省政協29件,市黨政主要領導批示10余次,有效助力黨委政府補短板、堵漏洞。

            三、聚焦中心大局,助力復工復產和脫貧攻堅。一是著力服務企業復工復產。組織住徐省政協委員參加省政協“助力奪取雙勝利”網絡議政活動,從有序推進“三農”工作、加快復工復產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通過創新召開政企協商會、舉辦政協講壇、開展調研座談等形式,邀請市職能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等向制造業企業宣傳解讀相關政策措施,積極回應企業關切,加快推動涉及制造業企業的稅費、社保、信貸等政策的落地落實,切實把黨委政府真金白銀的政策實惠送到企業門口,協助黨委政府按下復工復產的“快進鍵”。認真落實領導包掛制度,主席、副主席帶領分管委室深入重點制造業企業和委員企業,圍繞企業防疫、資金、用工、物流等方面問題進行調研指導,積極幫助協調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推動市工商聯加強與金融主管部門的聯系合作,創新開展“金風沐企”專項活動,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需求,以精準高效的幫扶筑牢復工復產的“壓艙石”。組織政協專家咨詢委員會成員和經濟、工商聯界別委員走訪制造業企業,引導企業搶抓機遇,在加強與海外客戶溝通聯系、捐贈防疫物資支持抗“疫”、強化產品供給和服務保障等方面,幫助企業出謀劃策,在危機中展現中國企業的責任擔當,在化危為機中搶占國際市場,推動全市經濟逆勢發展,為實現大戰大考“雙勝利”奠定扎實基礎。各縣(市)區政協積極幫助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遇到的物資緊缺、用工短缺等實際困難和問題,助力各企業陸續有序復工復產。泉山區政協通過上門走訪、小型座談、電話或網絡等方式,調研泉山經濟開發區、淮海科技城等多家企業,收集第一手資料,認真梳理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和困難問題,為企業早日復工復產尋找“良方”。賈汪區政協領導帶隊深入所聯系的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開展復工復產安全生產檢查,為企業加快復工復產進度積極履職建言。二是著力服務打贏脫貧攻堅戰。把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履職重點,納入年度協商計劃和總體工作安排。由市黨政分管領導領銜督辦脫貧攻堅重點提案,圍繞全面精準脫貧實行市縣政協聯動開展專項民主監督,推動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引導下沉到鄉鎮(街道)、村(社區)的政協委員和協商議事會議成員深入農村扶貧第一線,精心收集梳理貧困人口就業、扶貧項目開工、扶貧產業發展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及時納入基層協商議事議題,提升脫貧攻堅實效。市政協報送的《應避免因疫致貧、因疫返貧現象的發生》社情民意專報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批示,市扶貧辦專門研究制定6方面落實措施,確保不讓一戶脫貧戶因疫“掉隊”返貧。

            四、強化擔當作為,匯聚大戰大考的強大合力。一是各界別發揮優勢、主動作為。醫衛界委員發揮專業特長,率先沖在防疫最前沿,他們連日奮戰、時刻在崗,全力以赴做好指揮調度、患者救治、心理疏導等工作,有的委員不畏風險,爭先報名馳援湖北,義無反顧做最美“逆行者”,以實際行動踐行守護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初心使命。經濟、工商聯等界別委員統籌抓好企業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做到抗疫與生產兩手抓、雙勝利。市政協常委、委員楊東升、張守航、任化杰等徐工集團領導班子成員,統籌調配徐工集團吊車、挖機、壓路機等各類施工機械60余臺套及操作人員參加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施工,全力支持武漢醫療基礎設施建設;后續又為北京、西安、徐州、深圳、南京等地“小湯山醫院”建設提供332臺設備參與工程作業。市政協常委、農工黨徐州市委副主委、云龍區政府副區長金云女作為區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副總指揮,始終奮戰在一線,組織編制《云龍區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預案》,部署推進全區相關防控工作。二是各級委員帶頭捐款捐物、奉獻愛心。引導委員充分發揮聯系廣泛、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捐款和籌集防疫物資。各民主黨派市委積極聯系海外志愿人員,從國外緊急訂制醫用防護服等物資;共青團、青聯界委員通過組建青年突擊隊、開展志愿者服務、籌集善款等,筑起防疫青春長城。廣大政協委員紛紛捐款捐物,彰顯大愛無疆,傳遞人間真情,據統計全市各級政協委員累計捐款捐物1.6億元,為疫情防控作出積極貢獻。三是機關黨員干部牢記初心使命、深入一線。市政協機關全體黨員干部積極響應市委統一安排和機關黨委號召,深入社區、高鐵站、交通卡口等防控重點區域參與群防群治,繳納特殊黨費,為社區捐款捐物,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讓黨旗在防控一線高高飄揚。各縣(市)區政協機關干部全員參與,組織“機關干部上前線、協力打贏阻擊戰”等活動,開展政策宣傳引導、重點人頭排查、社區人員管控等各項工作,為構筑抵御疫情的嚴密防線貢獻政協堅實力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德县| 崇义县| 黄冈市| 樟树市| 西城区| 襄汾县| 盐亭县| 香河县| 瓦房店市| 托里县| 邳州市| 镇坪县| 太白县| 米林县| 丁青县| 榕江县| 巧家县| 越西县| 罗田县| 宣城市| 杭锦旗| 安新县| 曲松县| 宝丰县| 兴隆县| 房山区| 临武县| 辽宁省| 右玉县| 资兴市| 迁安市| 确山县| 九龙城区| 安阳县| 宾阳县| 科尔| 新河县| 红原县| 霍城县| 霍州市| 南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