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政協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協要聞
    睢寧:李集鎮“有事好商量”,鍛造扶貧“金鑰匙”
    2020-05-11 10:32作者: 成林 趙鵬來源:本站

      5月5日下午,睢寧縣李集鎮一里王村利用協商議事專題會議,為村里的貧困戶“打分定級”,這是該鎮以“協商議事”探尋“脫貧之路”的又一嘗試。去年以來,李集鎮不斷豐富“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會議新內涵,聚民心、匯民智,使“扶貧之路”越走越寬廣。

    聚起百姓“精氣神”

      扶貧先扶志,聚力先聚心。袁肖村是個合并村,也曾是全縣聞名的“搗蛋村”,一些“見過世面”的“能人”糾集人手,每天為了各自的利益爭吵不休,簡單開個會也要爭“主場”,生怕吃了虧,村里的各項工作在全鎮“擺底子”,貧困人口卻逐年攀升。鎮黨委為此傷透了腦筋,六年換了四任村書記卻收效甚微。協商議事會議有效破解了這一難題,村黨總支書記胡正才介紹說:去年以來,他們堅持“群眾的事群眾商量”這一主旨,常態化推進基層協商民主建設,大事小情當面鑼、對面鼓,一下說清楚,以此化解矛盾、凝聚共識。由于議題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每次公開會村民參與度都特別高,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剛拋出話題,便被群眾代表懟了回去,只能乖乖回家安心做事,村里的工作阻力自然就消除了。村協商委員王共仁則說:協商議事會議為村民搭建了一個說話和溝通的平臺,解決了他們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化解了矛盾,促進了社會和諧,這樣的事兒他們當然從心里歡迎!人心齊、泰山移,如今的袁肖村已徹底摘下了貧窮落后的帽子,莊里排排鋪上了水泥路,架設路燈150多盞,栽植風景樹10000余株,順利完成凌莊、范莊等四個自然莊拆遷工作,袁肖農民集中居住區一期建設全面完工,即將投入使用;連年赤字的集體經濟增加到50多萬元,貧困人口減少了40%以上。

    袁肖集中區.jpg

    為集體資產“討說法”

      “鍋里”有,“碗里”才能有。王鋪村是睢寧縣經濟薄弱村,“開銷靠求援,辦事靠化緣”成了常態,“為貧困戶排憂解難”自然成了空話。但另一方面,由于種種原因,原有的集體資產成了“唐僧肉”,非法侵占、強占資源的事兒時有發生。村黨總支書記孔祥利介紹了這樣一個案例:村里貧困戶王某某因房屋漏雨,借用村里的集體房屋臨時使用。今年初,村里準備擴建村部,要求該戶按協議無償搬出,該戶卻以“村里送給他們使用”為由,索取巨額賠償,許多不明真相的群眾也認為村干部們對困難群眾缺少同情心。為避免矛盾升級,村里召開協商議事會議,邀請20位村民代表和利益攸關方齊聚一堂,展示相關證據后集體探討解決方案,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王某某家人終于答應退出集體房屋,村里以草危房改造的方式,幫助該戶解決居住問題。王鋪村還以相同的方式,討回廢棄校舍建起“飾品扶貧產業園”; 清理公共空間建起高標準“扶貧溫室大棚”; 收回30多畝荒廢河灘建起了“扶貧花木繁育基地”……在壯大集體經濟的同時,為村里的100多低收入農戶提供了穩定的經濟來源。其實,以“協商議事會議”為集體資產“討說法”的又何止王鋪村?去年李集鎮僅以此方式治理公共空間,就為村級經濟增加收入300多萬元。

    王鋪村河灘花木基地.jpg

    架設扶貧“瞄準鏡”

      民不畏貧,而畏不公,一里王村過去就因此而“翻了車”。鎮民政辦主任姚輝兼任村黨總支書記以后,以“協商議事會議”形式,對村里的相對貧困農戶逐一“過堂”、現場打分,評定貧困等級和扶助標準。村民哪家窮,百姓說了算,把真正需要幫助的農戶“篩”查出來,堅決做到“真”扶貧、扶“真”貧。曾多次參與協商的二西組老黨員王化美坦誠地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過去有些人將扶貧當成了“自留地”,干什么都掖著、瞞著的,百姓們當然不服氣。現在一切都放在明面上,誰也哄不了,關系再硬也說不出口。在精準扶助、強化“輸血”的同時,李集鎮精準施策,強化“造血”功能。莊河村姚樓組低收入農戶楊禮,經過協商議事會議“票決”成為優先扶助對象以后,村里根據他的長項,將“黃桃種植產業園”承包給他管理,今年可望徹底“摘帽”。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原县| 鄢陵县| 沛县| 绥芬河市| 太湖县| 金山区| 民乐县| 准格尔旗| 满城县| 阳新县| 涞源县| 平度市| 嵊泗县| 芜湖县| 金华市| 太原市| 武夷山市| 平顺县| 屏东县| 安顺市| 大港区| 巴青县| 原阳县| 慈溪市| 读书| 增城市| 抚顺市| 凭祥市| 太保市| 醴陵市| 彰化市| 东山县| 郧西县| 广南县| 专栏| 灵武市| 玉龙| 孟村| 榆林市| 天峻县| 大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