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縣經濟開發區,是全縣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和主力軍。當前的開發區,處于大開發、大建設、大投入的關鍵時期,既面臨著寶貴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主導產業優勢不明顯、企業持續發展動力不足、城市化進程加劇等問題,迫切需要社會治理創新來探尋破解之道。2020年4月,基層協商民主的春風撲面而來。沛縣在全縣鎮(街道、場)、村(社區)、界別實現基層協商民主建設全覆蓋的基礎上,注重從點上突破、在面上延伸,創新推進經濟開發區“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工作。
一是建立“好商量”機制,搭建“好商量”平臺。推進基層協商民主建設工作,黨的領導是關鍵,平臺建設是基礎。建立開發區“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成立開發區推進基層協商民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及產業、社會事業、企業三個指導小組,構建獨具園區特色的“1+3”推進體系,完善產業鏈長、街道黨組織負責人、企業負責人召集人制度,搭建“紡織、鋁產品加工、新能源等5大產業全鏈條,人居環境整治、民生民計、征地拆遷等5類社會事業,金榮泰新材料、珀然股份、徐工精密工業等重點企業”三大協商平臺,探索推進“黨委領導、政協搭臺、多方參與、協商匯智、求同發展”的園區協商議事新模式。
二是打造“善商量”閉環,凸顯“善商量”優勢。經濟開發區以“協商于民、協商為民”為工作導向,抓好議題征集、主體遴選、商前調研、開展協商、成果報送、轉化落實、監督實施等7個關鍵環節,形成協商閉環。產業發展需要什么,就協商什么。突出開發區特色,圍繞紡織企業轉型升級、鑄造產業整合發展、新能源產業基地建設等議題有序開展協商議事活動,并注重協商成果的落地落實,促開發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老百姓關心什么,就協商什么。開發區分別以錦誠社區充電樁改造、二堡社區停車場建設、漢風水苑小區污水管網改造、大張莊老年過渡費分配等為議題,召開協商議事會,解決了一批老百姓反映強烈的民生問題。
三是探索“真商量”實踐,取得“真商量”成效。春迎新風,秋結碩果。經過半年多的探索實踐,基層協商民主結出了豐碩果實。今年以來,開發區共開展協商議事51次,為群眾、企業解決實際問題43個,實現了園區、企業、街道社區、群眾多方受益,和諧共贏。
沛縣經濟開發區將持續深入推進基層協商民主建設工作,努力把“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打造成為開發區黨委政府“好幫手”、人民群眾“連心橋”、委員履職“新平臺”,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沛縣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