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銅山區柳泉鎮政協工委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充分發揮“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平臺作用,構建“一室一站一長廊”體系,推進基層協商民主建設,常態化開展協商議事會,以多種形式推動議事成果落地見效。
“嘮家常”摸民情 協商議事常態化
“這兒的路燈問題終于解決了,感謝咱們鎮上的政協委員董莉,老人、孩子晚上出行也更安全放心了!”徐州市銅山區柳泉鎮柳泉村村民魏東華說。9月14日,柳泉鎮的政協委員董莉在走訪中接到村民反饋,柳泉村衙門街附近的路燈因為線路老化,經常不亮,村里也多次維修,但一直未能徹底解決問題,給村民夜間通行帶來不便。了解此情況后,鎮政協工委第一時間召集群眾代表、村組干部、相關部門負責人召開專題協商議事會,聽取群眾代表反映訴求,針對提出的問題,責任部門表示線路維修在9月底之前完成。
柳泉鎮政協工委深入推進“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工作常態化,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該鎮政協委員、工委人員按照責任區域劃分,每周深入包掛村、企業進行走訪調研,通過與群眾“嘮家常”的形式精準“號脈”,把準群眾需求,并通過協商議事解決民生難題。
推廣“銅”心碼 “碼”上議出新常態
柳泉鎮八丁村一直采用冬小麥和夏玉米的種植模式,模式單一且經濟效益不高。為發展新的種養模式,八丁村擬對10月初秋收后已流轉的100多畝土地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但在種植作物的選擇上,大家犯了難。鎮政協工委通過推廣“銅”心碼,以掃碼形式在線上征求村民意見和建議,并組建“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群,人員涵蓋村民代表、村組干部、鎮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區農業農村部門專家,經專家對八丁村種植環境研究,結合村民協商意見,最終確定種植葡萄。“以前召集人員開會,時間不能統一,通過使用‘銅’心碼征求意見、協商議事,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還邀請了專家參與,也為我們接下來工作的開展吃了一顆定心丸。”柳泉鎮八丁村支部書記畢峰說。
“面對面”聽訴求 協商議事解難題
“車位太少,店門前區域大,建議充分利用店鋪門口空間增劃車位……”“增劃車位的建議很好,我們采納,在深化文明城市創建中,機動車亂停亂放一直是我們的短板弱項,我們將合理規劃臨時停車位,加強車輛的常態化管理。”近日,在柳泉鎮“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會上,鎮商戶代表同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分管領導展開了充分交流。
為深化文明城市創建,柳泉鎮自8月初起實施鎮區整體提升工程,其間,該鎮充分發揮“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平臺作用,組織政協委員、商戶群眾代表,在綠化提升、市場攤位設置、垃圾分類處理、文明商戶評比等方面向鎮黨委、政府建言獻策。
柳泉鎮充分發揮“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平臺作用,聚焦黨政要事、民生實事、治理難事、發展大事以及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議題,通過“黨政點題、委員薦題、群眾出題”的形式,開展“中心河道城鎮段治理”“污水處理站選址”“老舊小區改造”“企業招引專業技術人才”等相關協商議事活動14次,有效解決了涉及6000人次的痛點、難點問題,受到了企業及群眾的廣泛好評和一致贊許。
“全鎮18個行政村都建立了議事平臺,覆蓋率達到100%,產調、修路、人居環境整治等事關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都通過平臺商量著辦,有溝通就有理解,有協商就會產生共識。下一步,我們將充分利用‘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平臺,拓寬覆蓋廣度,延伸使用深度,切實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讓百姓收獲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柳泉鎮政協工委主任李堅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