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區政協召開助推樓宇經濟加快發展和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專題協商研討會,區政協副主席、礦大建筑與設計學院副院長孫良和淮海科技城管委會副主任高航、礦大大學科技園總經理王森出席會議。經濟科技委員會邀請礦大等高校的專家學者、優秀企業家和區經發局、科技局、商務局、泉山稅務局等職能部門,以及永安、翟山街道參加協商座談。會上,傳達學習了全區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會議精神,區經發局通報了全區樓宇經濟發展情況,科技局通報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等工作成效。
委員們協商建言熱情高漲,圍繞區委書記李勇同志提出“我區樓宇經濟和蘇南比差距在哪里?土地資源受制約,可持續發展潛力在哪里?財稅收入能挖的富礦在哪里?”三個問題,結合工作實際,為我區樓宇經濟高質量增長紛紛建言支招。一是深入普查摸底,建立樓宇數據庫。結合經濟普查,整合工商、稅務、發改委、街道等多部門,從樓宇經濟的規模、類型、年份等方面,對泉山區樓宇經濟進行總體統計。在此基礎上,對樓宇經濟的樓齡、企業數量、類型、稅收、注冊時間、物業管理等多方面擬定調查詳表,進行詳細調研普查,形成泉山樓宇經濟數據庫,為政策制定、發展調控提供一手詳細資料。二是科學分類分型,實現精準調控。依據國家市場化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商務樓宇公共服務規范》《商務樓宇等級劃分要求》等相關行業標準,結合我區實際,在泉山樓宇經濟大數據分析基礎上,對泉山近百座樓宇經濟載體從樓宇級別(超甲商務樓宇、甲級商務樓宇、乙級商務樓宇、其他等級樓宇)、樓宇經濟類型(商務主導型、商貿主導型、都市工業主導型、創意設計型等)、樓宇經濟規模(大、中、小、微型等)、樓宇經濟發展階段(轉型升級型、成熟型、發展型、起步型)、樓宇發展水平(優質型、良好型、一般型、下降型)等多方面進行類型劃分和發展水平綜合評估,并通過空間化,明確位置和歸屬。在此基礎上,針對不同類型,擬定政策措施,通過精準調控,實現分類分型考核和分類分型發展。三是搶抓發展機遇,促進提質擴量。抓住徐州地鐵開通和逐步完善的發展態勢,注重地鐵經濟和樓宇經濟聯動發展,借力和放大地鐵經濟優勢,做大做強地鐵站口和地鐵沿線的樓宇經濟。順應以地鐵站口為圓心,與地鐵有物理關聯性、價值關聯性、理念關聯性的經濟形態快速成長規律,細化500米半徑的核心圈、1000米半徑的內環圈及1000米以外至2000米的外沿圈的泉山商務樓宇等。以國家將徐州定位為省域副中心城市為契機,泉山區在樓宇經濟新定位中,從產業類型、規模、質量以及招商引資等方面,瞄準這一新目標進行新定位、新規劃。
下一步,區政協將大力發揚“登高望遠、勇毅精進”的泉山精神,積極弘揚“五種風氣”,堅持區委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履職就跟進到哪里。進一步加大學習研究和調查視察工作力度,聚焦樓宇經濟加快發展和科技成果轉化,積極建言資政,為打造城市型經濟先導區,全面推進“六個新泉山”建設,積極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