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修復一新的墻面,長期困擾居民的墻面滲水問題一掃而光。“再也不用擔心墻面滲水啦。”家住泉山區和平街道事業小區12號樓的居民一個個喜笑顏開。
事業社區副書記張慧介紹,12號樓墻面滲水問題已持續多年,每年夏季尤其是連續陰雨天,室內潮濕,墻面斑駁,反反復復,一直困擾著家家戶戶。該樓房沒有維護基金,居民多次向房屋施工方反映,施工方以已過保修期為由,問題一直沒能得到解決,并且伴隨出現安全隱患,居民反映較為強烈,甚至一度向12345熱線進行投訴。
今年,新一屆政協開展“委員走基層”實踐活動以來,這個“老大難”問題再次被群眾提了出來。社會法制委委員不避矛盾,主動牽頭攬過這個難題,他們查看現場,聯系施工方,傾聽居民意見,認真找準問題的癥結,一道出謀劃策,研究制定整改方案。針對夏季即將來臨,必須盡快施工等實際,委員們決定先行捐助維修基金,幫助社區群眾盡快解決問題,排除安全隱患。在區政協委員趙鵬帶頭捐助資金和積極倡議下,區政協委員嚴志勇、夏建立、杜長春、戴黎明、邵浩、王茜、翟孝靜、閆續瑞等紛紛出資,并積極參與現場施工監管,僅1天時間就籌足了維修基金1萬余元。隨著施工隊伍迅速跟進,拖了4年多的“老大難”問題終于畫上完美的“句號”。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必須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才能不辜負政協委員這個稱號。”政協委員趙鵬這樣說。
今年以來,律師界政協委員走訪慰問困難家庭28戶,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130余人次,為婦幼、殘疾困難家庭提供法律服務3起,解決基層“疑難雜癥”問題8件,捐款捐物15萬余元,在聯系群眾和服務群眾中,彰顯了作為,展現了擔當,發揮了作用。
“政協委員走基層,到最貼近群眾的地方,把握群眾所思所想所盼,主動及時解決群眾關心關切的難點疑點問題,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實事,政協委員才能大有可為、大有作為。”泉山區政協副主席陳思田深有感觸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