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都會帶家人來這里游玩,賞讀這篇精美的賦文,品味中華辭賦的莊嚴厚重,感受中國傳統文化之美……”站在長達10多米的大理石文化墻面前,家住江蘇省沛縣漢之源景區附近的機關干部丁軍手指著金光燦燦的石刻隸書作品《漢之源賦》,意味深長地說。
新時代新征程,沛縣政協文藝界聚焦民族復興的時代主題,以文弘業、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鑄魂,把文藝創造寫在光輝燦爛的中華大地上。為此,全國首創,啟動“辭賦中華”系列文化工程。持續發力,深耕細作。傾情投入、用心創作。在創作追求、題材選取和主題營構等方面,呼應恢宏壯闊的時代主題。在具體創作中,圍繞主要題旨組織素材和營構作品,從不同角度探索深化。賡續帝鄉文脈,打造文化地標。
漢賦是發軔于漢代的文學體裁,典型的中華正聲,代表中國品位、中國作風、中國氣派,是盛世精神、強國文化的最佳代表。目前已有《沛縣賦》《漢之源賦》《正陽賦》《家風賦》等多篇作品在縣內著名景點和重要場所鐫刻上石,成為一道靚麗的文化景觀。沛縣是大漢王朝的發跡地,也是漢賦的源頭和起點。為彰顯文化品位,凝聚發展合力,激發社會正能量,率先啟動“辭賦家鄉”系列。繼而向全省、全國、全面展開。結合不同地域、領域的文化和業務特點,有針對性地創作漢賦作品,在地方顯要位置刻石勒銘,并結集成書。本活動由沛縣政協文化文史委組織實施,動員社會力量全力推進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