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沛縣張莊鎮劉莊村,清風拂面,涼爽宜人,呈現出一派祥和幸福的生活圖景。村民李某在自家小院內忙著晾曬玉米。“多虧了這場協商聽證會,讓我們兩家人這么久以來憋在心底的怨氣都消了。如今心氣順了,日子也越來越好了。”李某口中的協商聽證會,是今年沛縣政協創新協商方式,將協商議事工作規則與信訪聽證程序融合,探索創新的“好商量 小聽證 大化解”機制,此機制為高效化解信訪矛盾找到了新的突破口,提供了新思路。
劉莊村村民李某和王某為親戚,也是鄰居。李某16年前讓出了兩米宅基地給王某擴建進出道路,因后期雙方發生矛盾,近年來李某通過各種信訪渠道提出訴求,要求王某歸還自己的宅基地。鎮信訪辦、村兩委多次上門,均協調無果。在一籌莫展之際,張莊鎮將該信訪事項導入“好商量 小聽證 大化解”機制中予以解決。李某最初對協商聽證會持有懷疑態度,鎮村干部多次與其溝通,講清協商聽證流程,宣傳成功案例,最終得到李某的認同。
在協商聽證會上,信訪人、政協委員、“五老”人員、法律明白人、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等30余人組成協商聽證隊伍,參與協商聽證全過程。李某和王某分別說明事件原委,提供了相應證據并表明訴求想法。協商聽證員結合事件原委、相關材料和協商談話的情況,形成合議意見,建議李某在不影響王某通行的情況下收回1.3米宅基地。雙方表示認同合議意見,當場簽訂了和解書,一場16年的糾紛就此化解。“通過協商聽證,可以清晰地展示信訪事項辦理過程、調查事實和政策依據,問題在桌面上全部澄清。”張莊鎮黨委副書記、政協工委主任燕存沖說。以此為典型案例,張莊鎮推動解決了土地糾紛、拆遷補償、村民小組長推選等15件信訪積案。
今年以來,沛縣政協按照省市縣委關于開展“信訪突出問題高效化解年”行動的部署要求,主動擔責、勇于創新,以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工作為抓手,創新“好商量 小聽證 大化解”機制,通過找準事項、選準隊伍、把準癥結、走準程序、下準意見、用準結論等“六準措施”,形成“議題征集-調研-協商-聽證-化解矛盾”的工作閉環,走出了一條協商高效化解信訪矛盾、助力基層社會治理的新路子。同時,為了讓機制更有效、措施更有力,在具體實踐中突出“四個注重”,即注重加強信訪易發領域問題的協商調研,及時排篩信訪矛盾風險點;注重發揮村(社區)“五老”人員、政協委員、法律顧問等多元參與主體作用,研究制定問題化解有效方案;注重整合信訪、司法、綜治等職能部門資源,實行信訪問題“一站式”協商聽證;注重完善協商聽證責任制,對合理訴求確保解決到位,不合理訴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努力提高信訪案件的辦結率和穩定率。
實踐是最好的檢驗,成效是最好的說明。自“好商量 小聽證 大化解”機制運行以來,全縣各鎮街越級訪量降幅明顯,大量問題被吸附解決在當地,一大批群眾信訪多年、反映強烈的矛盾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切實保障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有效維護了基層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