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沛縣政協采用邀約式、菜單式、云端式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引導委員積極參與政協各項活動,讓委員履職有了更多自主選擇權,激發了委員的熱情和活力。
界別活動由點名式向邀約式拓展。“地方歷史文化和產業融合發展”專題協商是沛縣政協一項特色協商活動,每次活動開展前,文化藝術界的召集人季忠義都會提前一周在群中發信息,委員們會根據對各地區的熟知度有選擇的參加活動,每次活動都有不同的委員報名參加。界別有什么活動提前在組群中告知界別委員,除必須要全員參加的活動外,委員們可根據自身的情況自行確定是否參加。目前文化藝術界已在五段鎮、安國鎮和楊屯鎮舉辦了3場活動,每次參會委員都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意見和建議,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召集人季忠義感慨地說:“邀約式履職實施后,我們界別委員的活躍度明顯提高,活動質效明顯提升。”
委員駐村活動由指令式向菜單式拓展。目前,沛縣政協委員都與駐村黨支部書記、協商議事會召集人成為微信好友,村支部書記會將村里每月的重要活動發給駐村委員,委員在其中找到履職共振點和著力點,發揮自身優勢,參與鄉村振興、協商議事等活動,助力解決基層社會治理問題。
委員參與協商活動由見面式向云端式拓展。沛縣政協不斷深化協商議事平臺建設,加大信息化智能支持和委員多元化智力支持力度,依托數字政協建立“智慧協商服務平臺”,形成“選題、調研、協商、轉化、監督”等線上全流程協商閉環。數字政協實現了協商議事從“面對面”線下協商向“鍵対鍵”“端對端”網絡協商的拓展,這種方式較好地提高了委員的參與度和協商便捷性,“全天候不落幕”平臺讓協商議事永遠在線、委員智慧時刻連線、群眾聯系永不斷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