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政協

    當前位置: 首頁 > 縣區政協
    架起“連心橋梁” 破解“急難愁盼”
    2022-12-26 16:32作者: 管理員來源:本站

      “像房屋繼承、安置拆遷等比較專業的問題,委員法律服務團提出專業性的意見建議,讓我們少走了不少彎路;像贍養老人、鄰里糾紛、弱勢群體維權等方面的法律問題,服務團通過梳理出法律條款,出主意、想辦法,幫協商協調化解,讓我們真正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義……”這是不久前,泉山區政協委員法律服務團走進泉山區王陵街道海鄭里社區的場景。服務團成員現場接受群眾咨詢,把面對面的公益法律服務送到群眾面前,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回顧篇 

    為切實發揮人民政協的制度優勢、職能優勢、工作優勢及律師界委員的“智囊團”優勢,今年初,新一屆泉山區政協履職以來,立足政協律師委員界別群體特色,創新成立了以律師界政協委員為主體,其他法律工作者為補充的“‘泉’心委員法律服務團”,在服務轄區企業、滿足廣大群眾法律服務需求、助力“法治泉山”建設等方面發揮了獨特作用,為推動泉山健康可持續發展貢獻了政協智慧和力量。

      構建發揮政協作用的載體平臺。九屆泉山區政協實有委員259名,其中律師界和司法界委員37名,這些委員在法律實務領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較大的社會影響和較高的知名度。泉山區政協創新將法治理念注入協商陣地,在全市政協系統率先成立了“‘泉’心委員法律服務團”,參照委員專長和意愿分設刑事、民事、商事、家事婚姻、拆遷建設、企業合規管理等十余個活動小組,并對口聯系到相關界別和街道政協工委,與政協其他履職互促共進。

      服務團以江蘇彭城律師事務所為基地,建立法律服務團成員輪值“坐診”制度,對轄區企業和居民常態化提供法律咨詢服務,為徐州醫學影像中心等20家企業進行“法治體檢”,當好企業風險“排查員”。創建法律服務工作室,將公益法律服務延伸到群眾身邊,力求“線上屏對屏”“線下面對面”,打造全天候全方位“一站式”法律服務,妥善解決了張某某120萬元家事糾紛。成立法律服務宣講團,結合政協同心講堂,進園區、進社區舉辦專題法律講堂,開展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主動接受企業、群眾法律咨詢,通過“政協好聲音”平臺讓法律“飛入百姓家”,受益群眾3000余人次。把幫扶濟困作為重要的社會責任,籌集法律公益服務基金,幫扶困難群眾家庭60余戶,捐贈抗疫物資經費17萬元,協商快速解決和平街道民樂園小區外墻安全隱患。

      “大家就關心的大小事進行討論,把基層群眾的意見建議全面、客觀、公開地反映出來,通過法律服務團這個載體尋求最大‘公約數’、找出解決方案,切實參與到基層黨委政府的決策中去,形成了有序參與、平等議事、凝聚共識的良好局面,生動踐行著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泉山區政協黨組書記、主席鞏偉說。

      據統計,“‘泉’心委員法律服務團”成立近一年來,開展各類活動40余次,推動涉法涉訴涉訪及事關群眾“急難愁盼”等問題70余件得到落實和化解,達到了“商之有據”“量之以法”的雙重效果。

    334d707799a55627ab0a48b56b963d7_副本.jpg

      成效篇

      形成展現政協作為的工作成效。哪里有法律需要,哪里就有政協委員;群眾“急難愁盼”在哪里,委員的履職就延伸到哪里……通過近一年的工作實踐和摸索,“‘泉’心委員法律服務團”已成為泉山區政協重要特色品牌和在全區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公益力量。

      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界別工作經驗。創建委員法律服務團,搭建專業履職平臺,重在凝聚匯集界別資源力量,以解決法治領域突出問題為著力點,既關注老百姓所盼,又關切黨委政府所想,充分發揮法律職業共同體的功能作用,最大限度更大范圍將法律工作者團結在一起,形成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的強大合力,努力為群眾提供優質便捷法律服務,以法律服務凝聚最大共識度、畫好最大同心圓,拓展了委員履職新路徑,塑造了委員履職新樣本。

      彰顯了人才庫智囊團的專業優勢作用。服務團成員是律師界和司法界的杰出代表,擅長于婚姻、合同、民商、刑事、企業等領域,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民主法治建設、基層社會治理等方面,可以做到專業領域對口、“術業有專攻”,有效發揮咨詢、分析、調研、服務、參謀等多維一體的作用,能夠滿足黨委政府和群眾的各類法律需求,幫助群眾排憂解難、答疑解惑,促進政府依法行政、依法辦事,成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政協工作力量。

      鍛造了有擔當善作為的政協委員隊伍。隨著服務范圍不斷拓展,服務內容不斷豐富,自身建設不斷加強,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服務團成為集法律智囊、展政協形象的舞臺。服務團成員主動扛起責任擔當,各展其長、各盡其能,立足當好矛盾糾紛化解員、黨的政策宣講員、法律法規宣傳員,帶頭履職盡責,自覺跑出加速度,“頭雁效應”愈加突出,極大調動了廣大委員參政議政的熱情,“頭雁領飛、雁陣齊飛”的履職氛圍愈加濃厚。

    85bd441d8fb9b2ab953bdc53b007aed_副本.jpg

      展望篇

      打響富有政協特色的履職品牌。下一步,泉山區政協將對“‘泉’心委員法律服務團”服務力量、服務潛力等方面繼續加強和深挖,推動服務團建設更加成熟。

      堅持多向培育服務團力量。建立律所參與機制,加強與轄區律師事務所特別是律師界委員所在所的協調配合,盤活轄區律所優勢資源,努力遴選一批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公益熱心高、執業經驗豐富的律師充實到法律服務團,進一步增添專業服務力量。健全協作配合機制,積極爭取全區法律服務資源支持,把更多專業性人員補充到服務團,增強服務力量。大力發展志愿者隊伍,廣泛吸納具有良好職業素養、過硬專業知識的法律工作者,以及有關專業領域部分專家學者加入法律服務團,壯大服務團隊的厚度。

      堅持深度挖掘服務團潛力。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委員法律服務團職責和使命所在,把握“發展”和“同心”的主題,緊扣“服務”和“助力”的主旨,充分發揮政協委員和法律服務的雙重職能、專業優勢和服務團平臺雙重作用,把“服務中心工作、服務企業發展、服務基層群眾、服務基層治理”作為工作主要內容,通過開展普法宣傳、法律咨詢、法治體檢、法律援助、民生調解等服務,及時助力全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幫助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答疑解惑。

      堅持全面打造服務團品牌。品牌建設必須堅持久久為功、持之以恒。要把“‘泉’心委員法律服務團”品牌建設作為政協重要工作持續推進,不斷開拓法律服務形式,以建設社區“面對面”法律服務工作站,創建法律服務微信群、公眾號等形式,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法律服務網絡,善于運用新技術,打造“云服務”平臺,推行“鏈上法律公益”,為群眾及時提供高效的法律服務。

      堅持多方支持服務團建設。厚植群眾基礎,提高服務站位,緊貼弱勢群體,做實上門服務和服務對象信息回訪,了解服務對象滿意度,調整改善服務群眾方式,真正把服務做到群眾需求上、滿意度上。拓展宣傳方式,利用微信公眾號、網站等新媒體平臺,實施正面宣傳和典型選樹報道,取得黨委政府認同、社會企業認可、群眾滿意認知。強化資金支持,建立法律服務公益基金,爭取愛心企業的資金支持,發揮“公益基金”效能,完善基金的使用措施,切實幫扶困難群體解決實際困難。

      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提出,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積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加強人民當家作主制度保障,全面發展協商民主,拓展民主渠道,豐富民主形式,發揮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鞏固和發展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泉山區政協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市委全會部署要求,充分發揮人民政協“重要陣地、重要平臺、重要渠道”作用,健全發揮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政協有效履職的機制,不斷完善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和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不斷提高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水平,讓“‘泉’心委員法律服務團”品牌愈擦愈亮。


    主站蜘蛛池模板: 象州县| 青阳县| 斗六市| 宾阳县| 镇巴县| 陆丰市| 铜梁县| 禹城市| 故城县| 彝良县| 常熟市| 台州市| 郁南县| 临夏市| 凤阳县| 五河县| 通海县| 景泰县| 淳安县| 丰顺县| 贵港市| 桐梓县| 开远市| 彰化市| 车险| 元阳县| 龙游县| 佛学| 保靖县| 宿州市| 西藏| 永仁县| 鸡西市| 宁强县| 鲁山县| 阿克陶县| 太白县| 丰台区| 上犹县| 榕江县| 巴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