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縣政協文藝界為加強校園安全、根除校園霸凌,筑牢校園安全屏障,打造人民滿意的教育,提出三點建議:
一、選優配強、提質增效,筑牢扎緊校園安全網絡。圍繞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主旨,狠抓三支隊伍建設。一是安全保衛隊伍。加強專業人員配備,引進智能管理系統,實現人防、技防、設施防配置到位。二是德育教育隊伍。新的時期德育工作復雜、艱巨,要盡快提升現有從業人員素質,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打造一支政治堅定、師德高尚、業務精湛、作風扎實、講求實效的德育隊伍。對不適宜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員必須清理更新,及時消除校內一切安全隱患。三是心理疏導隊伍。學校制定規劃計劃,責任到人,以學校心理咨詢室為陣地建設,加強心理咨詢老師隊伍建設。進一步明確校園安全建設目的、意義、平臺及路徑,引進專業團隊,高標準制定專項規劃,分步實施。借鑒先進經驗,將校園安全納入教育規劃,以科學規劃引領科學發展、科學防護。
二、防微杜漸、嚴查重處,斬斷根除伸向校園的“黑手”.一是引進社會力量,營造健康環境。發揮公、檢、法、司,工、青、婦、衛,以及社會公益組織的組織優勢和專業優勢,吸納組織專家隊伍,定期開展校園法制、心理、安全專題巡講、志愿服務,進行學生心理健康咨詢疏導,切實保障學生身心健康,護航學生成長。二是運用法律手段,加大普法宣傳力度和違法犯罪打擊力度。公安部門首先應及時出手,抓早抓小、露頭必打、涉案必抓、涉黑必抓。校園霸凌、性侵犯罪必須徹底根除,永絕后患。三是執法部門應及時發聲。社會各界要尊重警方調查和司法程序,公安部門也應當公開社會高度關注的重大案件事件調查進展和處理結果,及時回應公眾疑問和社會關切。
三、齊抓共管、常態長效,形成全社會共建共育格局。一是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進一步凈化校園環境,杜絕校園霸凌行為,營造和諧育人氛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二是公安和教育部門要加強合作協作。責任雖有內外之別,但護航教育卻目標一致。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加強校園周邊重點區域和重點時段的巡邏,聯合開展講解有關預防校園霸凌、校園暴力的常識,有效引導孩子們掌握應對校園霸凌的正確方法,提高反霸凌的能力,學會保護好自己。三是適時開展反霸凌教育。充分讓學生認識校園霸凌的危害,增強文明守紀意識,提高抵制和防范的意識和能力,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四是加強制度設計和實施。教育部門要根據學生需求,制定校園安全制度,全力以赴抓好落地實施。匯集各方力量,推動校園安全健康持續發展。希望全社會動員起來,通過黨政領導、部門作為、群眾智慧、科技力量、法制保障,實現校園安全的協作共贏和沛縣教育跨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