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州居住了一年多的沛縣沛城街道新建社區金星小區居民徐紅艷最近又把家搬回了沛縣,她說:“社區有了紅色物業,小區通過改造環境優美了,管理規范了,當然要重回故里了。”
今年以來,沛縣沛城街道通過成立紅色物業,完成了8個建設年代久、基礎設施差的老舊小區改造,老舊小區的美化、亮化、綠化及路水電暖等民生保障都有了脫胎換骨的改善和提高,居民都稱贊:“紅色物業建得好,協商議事議的好,老舊小區改得快、改得好、改得滿意。”
沛城街道通過構建在黨建引領下的“微網格+紅物業+議事點”的紅色物業管理模式,把“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的協商理念融入社區治理,有效促進了社區黨建和物業管理的協調同步、融合互動,進一步理順了小區管理和服務,實現了業主和物業“雙滿意”。
街道建立了“紅色物業”聯席會議機制,形成了黨工委領導下,多方參與、定期研究、各部門聯動、社區和小區有序推進的工作格局。各社區搭建了由社區黨總支、小區(網格)黨支部、物業服務企業、業主共同參與的“紅色物業”協商議事、聯席會議制,今年上半年沛城街道18個社區召開協商議事會議261次,在“紅色物業”帶動下,社區黨員、群眾紛紛行動起來,形成了“黨員引領、群眾參與、社會多方協同”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新格局,解決了一批充電難、晾曬難、停車難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有效融洽了黨群關系,凝聚了發展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