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大地鎏金,王溝鎮(zhèn)王老家村的菊花進入盛花期。王溝鎮(zhèn)3屆政協委員趙本增正緊緊抓住這個致富的商機,帶領村民緊鑼密鼓的收貨“藥菊”,他結合本地實際,以農民增收為核心,探索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統戰(zhàn)+”鄉(xiāng)村振興之路。小小的菊花不僅扮靚了鄉(xiāng)村,更是成為了當地村民的“致富花”。
菊花作為花中四君子之一,自古以來就被賦予“東籬客”、“世外隱士”等雅稱,不少文人雅士為之留墨萬千,其實菊花不僅具有一定的觀賞性,同時還有著非常高的藥用價值,王溝鎮(zhèn)政協委員趙本增根據“兩聯系三走進”活動要求,聯系到山東一家中成藥制造公司,結合村民的菊花種植產業(yè),開創(chuàng)出一條以“菊花經濟”為主導的特色致富路。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剛走進王溝鎮(zhèn)王老家村的這片菊花田里,陣陣淡雅的菊香撲面而來,放眼望去層層疊疊的菊花競相綻放,染靚了整片田野。幾十名工人正提著特制的籃筐熟練地進行采摘,一卡一扯間簇簇鮮花便落入筐中,大家邊聊邊干活,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王溝鎮(zhèn)種植的藥菊是并非平時飲用的“茶菊”,而是一類植株緊密的菊花新品種群,其具有植株低矮,抗性強的特性。陳國華介紹,相較于其它經濟作物,藥菊的生長具有花期早而長,開花繁密,自然成型等特點,在培育過程中“省心省力”,無需冗雜的人工管理目前,全村種植菊花大約種了六百畝,今年畝產達到兩千到三千斤左右,和中成藥公司簽訂購銷合同后,每斤收購價格穩(wěn)定在2.5元,每畝可凈掙利潤3000元左右。
鄉(xiāng)鎮(zhèn)振興的工作開展到哪里,政協委員的腳步就要跟進到哪里。下一步,王溝鎮(zhèn)政協委員們將繼續(xù)堅持以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為目標,扎實開展政協委員一線履職下沉工作,在產業(yè)興旺、鄉(xiāng)風文明、富民強村等領域發(fā)揮更廣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