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剛剛注冊,就招引到十余家意向客商;遇到法律問題,每月定期“門診”;經營出現困境,政協一線協商……。在鼓樓區環城街道,政協工委充分發揮制度優勢,不斷創新工作舉措,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為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按下“加速鍵”。
完善機制,發揮政協優勢
環城街道政協工委立足政協“五位一體”平臺“聚能環”功能,在鼓樓數字產業園搭建了“民營企業服務平臺”,協助政協委員趙丹成立“心橋之家”政協委員工作室、馬傳亞法律咨詢工作室。由政協委員張翕牽頭,成立了企業調研組,并制定全年企業調研計劃等,進一步完善了界別委員聯系服務企業工作制度。今年以來,調研組實地調研了80余家企業,向企業宣傳惠企政策,提供指導服務,共收集問題清單131條、建議清單62條。目前已成功為十余家企業完成發票增版增量,并協助招引企業近200家。
多措并舉,創新服務方式
環城道政協工委充分發揮政治協商、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凝聚共識的職能優勢,及時掌握轄區民營企業發展的現實狀況、具體困難和基本訴求,用干部“服務指數”換來企業“發展指數”,幫助民營企業清除發展障礙、增強發展信心。作為社情民意聯絡點,馬傳亞法律咨詢工作室每月定期開展“法律門診”;為幫助民營企業引進人才、留住人才,“心橋之家”委員工作室針對生產制造業、餐飲服務業和電子商務業打造了特殊人群就業創業新平臺,并協助多家生產制造業企業實現崗位人才精準匹配。為寫好企業調研的“后半篇文章”,街道政協工委開展“助企紓困一線協商”,委員們“身入”民營企業,“心至”民營經濟,摸清園區及周邊企業運行的真實狀態,做好精準服務。
凝聚合力,激發創造潛能
為暢通民營經濟人士反映意見和表達訴求日常路徑,環城街道政協工委創新吸收界別委員、民營經濟人士、企業家代表為信息員,收集轄區企業意見和訴求,共同為轄區民企業發展把脈問診,找準企業發展中的難點、痛點、堵點,激發民營企業的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今年以來,組織召開“界別委員座談會”“調研成果交流會”“助企紓困懇談會”等活動20余場次,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發展問題共計45件。
下一步,鼓樓區政協將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統一戰績的組織作用,全面加強委員履職能力建設,不斷創新考察調研工作機制,強化協商議事職能,大力支持轄區民營企業發展,為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政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