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來,沛縣大力推進基層協商民主平臺建設,結合近年來探索的村級民主管理“1+5”工作法(1是指在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下;5是指通過村黨組織提議,村民、黨員和“兩委”議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決議,村委會執行,村民代表監督等環節來決定農村重大事項、解決農村重大問題),確定了楊屯鎮和沛城街道2個鎮(街道)及沛城街道漢臺居委會、任莊村,楊屯鎮楊屯居,大屯鎮安莊村,棲山鎮胡樓村,龍固鎮韓莊村等6個村(居)及沛縣漢皇安裝集團有限公司作為試點,形成了“2+6+1”的層次結構。
縣財政已投入60余萬元在“委員之家”建設的基礎上,推動議事平臺標準化建設。一是基礎設施按照“5+N”標準,各試點協商議事室在配備桌椅、電腦、文件柜、制度展板、投影儀的基礎上,根據實際需要添置照相機、攝像機等設備,目前各試點鎮、村組織架構、平臺建設均已基本完成。二是制度上墻按照“3+N”標準,協商議事會議成員名單及照片、協商民主議事工作規則、協商民主議事會議流程圖等全部上墻,鼓勵突出自身特色,打造出既立足實際又亮點紛呈的民主議事氛圍。三是議事成員按照“6+N”標準,黨員代表、群眾代表、鄉賢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事業單位代表等為成員,注重議事會議成員代表的廣泛性。為提高基層協商議事的成效,特別邀請了法律、衛生、教育、建設等方面的專家組成智庫,為協商民主議事提供政策解讀和智力支持。
目前楊屯鎮、沛城街道、楊屯鎮楊屯村、龍固鎮韓莊居委會、棲山鎮胡樓村等五個試點鎮村已完成議題征集及公示,其中兩個已經召開第一次協商民主議事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