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發展、惠民生、助改革……翻開沛縣政協十屆三次會議以來的每件提案,大到全縣改革發展,小到群眾衣食住行, 件件提案都涌動著政協委員建言資政的熱情與努力,凝結著政協委員的心血和智慧。
2019年,沛縣政協共征集提案285件,經審查立案168件,分別交由40個縣直部門辦理。經過各方面共同努力,所立提案全部辦結。168件提案所提問題已解決采納的占75.6%,列入計劃逐步解決的占22%,一批提案辦理成果納入決策實施,有力發揮了沛縣政協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為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沛縣作出了積極貢獻。
關鍵詞【經濟發展】
委員們圍繞經濟發展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前瞻性課題,經濟領域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共提交提案45件。“關于突出創新驅動,進一步推進企業創新發展的提案”, 契合我縣創新驅動戰略重點,得到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不斷加大企業科技創新扶持力度。縣科技局在工作中充分吸收委員建議,積極推進落實,科技創新持續發力,成功培育國家特色火炬產業基地1家、國家級星創天地2家、省科技企業孵化器6家、省級企業院士工作站2家,省雙創團隊1家。“關于加大力度扶持我縣民營企業的建議”“關于在新形勢下做好民營企業發展的建議”等提案,為縣委縣政府研究制定《關于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提供了積極參考。一年來,縣委縣政府增強政策支撐,在產業集聚、要素配置、金融服務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幫助企業減負,持續提升企業發展熱情。“關于推進放管服改革、打造優良營商環境的建議”的提案,縣營商辦及相關部門認真研究采納,精簡行政審批事項,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在全市率先完成鎮、村公共服務事項維護兩個全覆蓋,實現“2330”常態化,進一步優化了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提案還就旅游業發展、工業集聚區建設、農業供給側改革、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等問題建言獻策,支招出力,有效發揮了政協“智囊團”、“人才庫”的獨特優勢。
關鍵詞【改善民生】
委員們心系群眾關切的實際問題,著重就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等民生熱點積極建諍言、獻良策,共提交提案49件。“關于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的提案”“關于農村坑塘治理的提案”“關于推進廁所革命的提案”,表達了農村居民的迫切需求。縣農業農村局、城管局等承辦單位把辦理提案納入目標任務,著力改善農民居住條件,拓展城鄉發展空間、轉變農村生產方式、優化農村人居環境,共整治河道212公里、道路231公里、農田90萬畝,收運生活垃圾17萬噸,新建公廁86座,改造戶廁1.4萬戶,創建省市特色田園鄉村7個,美麗宜居村莊75個,整治達標村莊500余個。“關于事先謀劃,應對生源高峰、改善教育生態的提案”,緊扣我縣教育事業發展。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突出內涵建設和質量提升,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資源供給持續增加。縣財政投資約8億元,建設中小學(幼兒園)16所,增加校舍面積約16.7萬平方米,增加學位約1.5萬個。同時,加強人才引進,緩解師資緊缺問題。縣教育局合理調整學校布局、優化師資隊伍、提升教學質量,教育事業呈現穩步發展的良好生態。“關于加強鎮村文化建設的建議”、“關于進一步完善農村文體基礎設施的建議”等提案,縣文體廣旅局積極采納提案合理化建議,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積極推進153個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提檔升級”工程,全縣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有了跨越式發展,縣鎮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關于加強我縣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的建議”、“關于農村養老問題的建議”等提案反映了群眾呼聲,道出了百姓心聲,有的建議已被相關單位吸納到有關政策文件中,有的納入工作計劃加以推進,力爭盡快落實到位。
關鍵詞【社會治理】
委員們把脈交通環境整治、小區物業管理、食藥監管、城市管理等方面,多角度建言獻策,共提交提案38件。如“關于規范整治六小行業的提案”建議務實,縣“三城同創”指揮部辦公室積極采納建議,集中開展“六小行業”綜合整治行動,縣衛健委、市場監管局、城管局等部門綜合運用行政指導、查處取締等多種手段,分類監管,引導合法經營,“六小”行業整治取得了顯著成效,提升了城市品質和形象。“關于綜合整治城區交通擁堵的建議”、“關于緩解我縣縣城停車難的建議”等提案,是委員關注的熱點,體現了人民群眾對安全便捷出行的期盼。縣交警大隊、城管局積極開展交通秩序整治行動,加強機動車和電瓶車違章執法,深入交通要道排查安全隱患,補劃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線2400余平方米,有效改善了道路交通環境。“關于整治提升農貿市場的建議”,縣商務局認真調研提案建議,加強規劃管理,對漢城商都、七彩街、大屯礦區等9個農貿市場進行全面綜合整治,顯著提升了我縣農貿市場建設運營水平。關于學校周邊食品安全監管、提升小區物業管理水平、加強城市養犬管理、修復主干道路等方面提案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很多建議意見被采納落實。
關鍵詞【生態文明】
委員們聚焦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沛縣,積極建言獻策,共提交提案36件。“關于加強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的建議”,就打好藍天保衛戰,積極探索大氣污染防治良方。縣生態環境局認真落實建議,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持防治并舉,扎實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我縣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關于有序推進我縣生活垃圾分類的建議”“關于垃圾分類和垃圾從量劑的建議”等提案,縣城管局積極采納委員建議,選定了82個小區開展垃圾四分類投放,向社區投放分類垃圾桶4000余個,在各主次干道設置智能垃圾分類容器24組106個,制作宣傳亭、欄60余個,并組織各類宣傳活動,引導市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農村生活垃圾“戶分類投放、村分揀收集、鎮回收清運、有機垃圾生態處理”的治理模式受到國務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大檢查第七檢查組的充分肯定和推廣。“關于在城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提案”,縣公安局認真研究提案建議,調研劃定禁燃煙花爆竹范圍,制訂方案報縣委縣政府批準,決定于去年10月1日起在城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該項工作得到了廣大市民支持和擁護。關于廢舊電池回收、農村污水治理、河道長效管護等提案,為有關部門拓展工作思路、完善推進措施提供了有益借鑒。
一件件提案,一份份沉甸甸的答卷;一件件提案,一份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沛縣政協十屆四次會議上還會有一大批選題精準、調研深入、建議具體的精品提案脫穎而出,再一次書寫廣大政協委員履職盡責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