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在圓滿完成大會各項議程后,政協邳州市第十五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閉幕。截止到大會閉幕,共收到提案273件,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增進民生福祉諸多方面。
在1月3日召開的政協邳州市第十五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部分政協委員分別就建設節約園區、推進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規范小區公共空間管理、以“黨建+”引領金融產業發展等方面內容作了發言,政協委員們關注的熱點話題有哪些?提出什么樣的建議?來聽聽委員們的好聲音!
政協委員 葉愛東
建設節約園區
推進園區循環經濟建設,是實現園區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內在要求,是提高資源產出率、提升綜合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如何更好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園區,現提出以下建議:
優化園區空間布局和產業結構。建議相關職能部門引導各工業園區調整園區內企業、產業、基礎設施空間規劃,培養和發展優勢產業。
拓展延伸產業鏈網,促進產業耦合共生。圍繞園區各自產業特點,大力開展“補鏈”招商,實現企業內部與企業之間、園區內部與園區之間的循環鏈接。
高效利用資源,促進節能減排。實施清潔生產,促進源頭減量。鼓勵技術創新,實現物質閉路循環、高效利用。
共建基礎設施,降低運行成本。各園區要對公用基礎設施實施綠色低碳改造,推進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專業化、社會化。
創新運行管理,提升園區規范化水平。建立園區循環化改造指導協調機制,建設園區廢物交換平臺等公共服務設施。
政協委員 陸茜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在加快完善基礎設施等“硬支撐”同時,大力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各項改革舉措亮點紛呈。
針對怎樣加強營商環境建設,建議:
搭建常態化互動交流橋梁,構建親清新型政商環境。建立政企定期溝通交流制度,及時協調解決企業面臨的個性問題,出臺具有普遍性、規律性的方法和措施。
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構建優質高效的政務環境。嚴格實行清單管理,抓好“不見面審批”標準化建設,推行“全科政務”服務模式,用政府權力“減法”換取市場活力“乘法”。
進一步強化要素保障,構建簡明有效的政策環境。構建配套完善的產業支撐體系,完善工業用地出讓制度,加大科技人員、技能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形成更優的創新創業生態。
完善法治化制度建設,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規范涉企行政行為,規范執法檢查,深入推進誠信邳州建設,增強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政協委員 周林
推動村集體經濟可持續增收
市委、市政府圍繞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出了一條具有邳州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如何更好推進土地規模經營,提高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建議:
加強黨建統領。加快推進黨建“12345”工程,引導村支“兩委”履行土地所有權人代表職責,實現集體和村民雙增收。
加強產業培育。以公共空間治理為切入點,推進土地規模經營,實現一二三產貫通發展。宣傳推廣邳州優質農產品與眾不同的特有品質,鼓勵申報國家級綠色食品、區域公共品牌認證。
加強項目管理。強化農技服務保障,堅持“長期項目、中期項目、短期項目三結合,保障村集體收入可持續增長。突出適度規模經營,堅持“鎮村共建、村村聯建”。
加強政策扶持。充分發揮鄉村振興基金的引導功能和撬動作用,打造資源集聚平臺,加大龍頭項目招引力度。
加強考核獎懲。建議參照《關于邳州市城鄉公共空間治理工作考評的實施意見》,以嚴明的考核倒逼責任落實。
政協委員 吳作禮
規范小區公共空間管理
市委、市政府堅定不移走好邳州治理新路徑,創新實施城市公共空間治理,推進社區進小區,市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對于怎樣規范小區公共空間管理,實現公共收益共享,現提出以下建議:
強化指導,專項推進。把小區公共空間有償使用作為創新社會治理、深化社區進小區工作的重要舉措,制定專項工作方案,形成合力,向公共空間要效益、為建設家園挖潛力。
摸清底數,放大收益。建立全市小區公共空間臺賬制度,指導業委會探索市場化路徑,不斷放大可有償使用公共空間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規范管理,收益共享。出臺關于小區公共空間收益管理辦法,實施公共收益統一專戶制度,用公共收益為公眾辦事。
政協委員 王文麗
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
在做好先行試點的基礎上,我市率先完成了鎮村兩級協商議事平臺建成運行全覆蓋,基層協商民主建設已成為“四位一體”社會善治邳州模式的重要一環。
當前我市基層協商民主建設工作與市委的要求和群眾的期望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對此,提出以下建議:
落實委員下沉常態化制度。繼續把政協委員聯村作為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融合互促的重要方式,突出委員在基層協商中的搭臺指導作用。
全面提升協商能力。充分利用市委黨校、鎮(街道)精進講堂等培訓平臺,分層次舉辦專題培訓班,不斷提高政策水平、指導能力和協商議事精準度。
不斷完善制度機制。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的制度體系,推動鎮(街道)黨政將基層協商民主納入黨委決策機制、政府議事規則。探索建立評估反饋機制。
創新協商手段。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搭建遠程網絡協商平臺,推動基層協商民主向線上延伸。
抓好宣傳考核。創新辦好銀杏融媒體《百姓議事堂》專題欄目,不斷加大基層協商民主在對鎮、村(社區)考核中的比重。
政協委員 孔祥永
推進特色田園鄉村建設
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新時代城鄉融合發展有效舉措和創新實踐。
在探索和實踐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的過程中,應重點關注并著力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在城鄉規劃方面,加強引領管控,避免無序推進。做好空間、生態、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特色產業規劃,做好重要節點空間、公共空間、建筑和景觀的詳細規劃。
在基礎建設方面,完善配套設施,避免城鄉失衡。形成“路網、水網、電網”優化體系。完善教育、文化、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建立區域生態環境長效保護機制。
在產業鏈布局方面,推動協同發展,避免同質競爭。圍繞區位優勢和特色,挖掘梳理村莊發展資源。建立全市分區域特色產業目錄,以產業鏈發展帶動毗鄰鎮街協同發展。
在社會文明方面,融合鄉土文化,避免文化滑坡。發揮宣傳文化部門的引領和村民自治組織的領軍作用,推動城市現代文明與鄉土文化融合,推動文化團體下鄉。
在資源要素方面,統籌協調使用,避免急功近利。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原則,利用好各類普惠金融工具,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集約利用宅基地資源,建設全覆蓋鄉村培訓教育體系,強化干部培訓,培育現代新型農民。
政協委員 王君龍
以“黨建+”引領金融產業發展
市委、市政府逐步加大全市金融機構黨建力度,通過形式多樣的行動,力求將黨建融入日常經營發展。
由于部分金融機構對黨建工作尚沒有有力的抓手,還處于各自摸索階段,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建立工作機制,務求“全面覆蓋”。建立覆蓋邳州所有金融機構的黨建工作機制,組織全市金融系統廣大黨員開展黨建活動,定期舉辦集體黨課,貫徹黨的金融政策方針。
干部互派掛職,實現“多方共贏”。開展政銀互派干部掛職活動,制定詳細的考核方案。
建立評價體系,確保“強制入軌”。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引導我市金融系統主動提升自身黨建工作水平。
開展政銀共建,達到“聯合共促”。政府職能部門與金融機構開展黨建“結對共建”活動。探索城區金融機構與社區黨支部的聯合共建。
依托科技手段,打造“指尖黨建”。建立多種黨建聯動渠道,便于實現信息共享。建立黨建微信交流平臺,不斷拓寬全市金融系統黨建工作交流渠道。
政協委員 馮梅
推動全民閱讀
全市相繼啟動實施“朗讀者計劃”,對接做好“全民閱讀春風行動”、“江蘇讀書節”等大型活動,充分彰顯了邳州傳統文化魅力,提升了城市文明形象。
為更好推動全民閱讀,打造“書香邳州”名片,現提出如下建議:
堅持價值引領。圍繞培養時代新人的標準和要求,提供科學閱讀指導。按照分類指導、階梯閱讀的要求,完善針對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文化水平讀者的好書推薦機制。
拓展閱讀空間。加快推進市圖書館、鎮文化站、村農家書屋提檔升級,扶持向日葵讀書點等陣地建設,建設四點半書屋,全力打造市、鎮、村三級全民閱讀服務共享新形式。
打造全民閱讀品牌。發揮群團組織作用,發揮邳州閱讀會、小白果讀書社、小薇讀書會等志愿組織作用,打造邳州市全民閱讀“書韻飄香文潤邳州”活動品牌。
加強全民閱讀推廣。組織機關干部、教師、社會閱讀組織負責人、農村“五老”、“百姓名嘴”等加入全民閱讀志愿服務隊伍。利用“學習強國”平臺開展知識競賽等活動。
構建全民閱讀格局。加強全民閱讀機制建設,拓寬多元投入渠道,在城市書房、大型書店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方面予以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