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沛縣基層協商民主建設已經基本形成協商主體多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程序規范、制度健全、成效顯著的基層協商民主新格局。在深入推進基層協商民主建設過程中,沛縣政協積極探索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新形式,有效拓展了基層協商民主的途徑和渠道,擴大了群眾的參與度,真正實現開放協商、開門協商。
一是探索建設一體化的網絡議政、遠程協商在線平臺,拓展協商議事新渠道。按照全流程、全方位、全媒體、全系統要求,沛縣政協將完善包含政協門戶網站、遠程協商議政平臺、基層協商民主建設平臺、提案工作系統、社情民意信息系統、委員管理評價系統、會議保障系統、智慧黨建系統、掌上履職系統等“3+6”信息化服務平臺。以平臺建設為支撐,構建PC端和手機客戶端實時共享的交互系統,拓展基層協商民主建設的廣度和深度,助推基層協商民主建設工作走進“云”時代。通過主分會場、視頻連線、在線發言等方式充分釋放基層協商民主的潛力和效能,讓基層協商更加生動活潑、簡便易行、務實高效。
二是探索創建開放性議題征集網絡平臺,讓協商議事更具民意基礎。在議題征集上借鑒“專題網站”、“網上信箱”等方式,同時利用微信群、QQ群、網站等信息化溝通形式,小范圍或者全轄區內發表議題、討論和投票,使協商議事實現即時化進行。各協商議事主體在議事前充分利用網絡公開征求意見,進行深入調查和研究,也能夠使各議事主體的參政議政活動更接地氣,其提出的意見、表達的觀點更具有民意基礎,更加務實。同時,積極穩妥推進議事成果公開化,除涉密和涉及敏感話題之外的議事成果,都可以通過網絡渠道公開,聽取群眾意見,接受群眾監督。
三是創新形式,不拘一格開展基層協商民主議事。在規范鎮、村和企事業單位協商議事的同時,鼓勵開展多種形式的協商議事活動,尤其是根據群眾需求和實際,推進基層協商向“智慧政協”“掌上履職”過渡,讓委員們思想永遠在線、智慧時刻連線、聯系永不斷線,讓更多基層群眾走近政協、參與協商,實現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的“全時銜接”,助力基層社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