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政協

    當前位置: 首頁 > 縣區政協
    沛縣楊屯鎮“四三三”工作模式 推進基層協商民主建設高質量發展
    2020-03-30 17:29作者: 沛縣政協來源:本站

      沛縣楊屯鎮以“創建省級經濟發達鎮,打造徐濟區域間實力強鎮、濱湖名城”為奮斗目標,做實創新鎮村協商民主議事工作,大力豐富“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眾人商量”的制度化實踐,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全力打通協商于民、協商為民的“最后一公里”。
      一、以“四強化”為保障,充分發揮基層黨委主導作用
      強化組織領導。楊屯鎮將基層協商民主建設納入黨委重要工作內容,成立了由鎮黨委書記任組長的楊屯鎮基層協商民主建設領導小組,村支部書記兼任村級協商議事會召集人,明確鎮村黨組織主要負責人親自抓、負總責,從而形成了“縱向到底、上下聯動”的工作合力;強化業務指導。全鎮1名市政協委員、18名縣政協委員全部包掛到21個村(居),政協委員聯系方式向群眾公布,作為委員聯系群眾的渠道。政協委員深入包掛村(社區)調研指導,及時調度協商民主建設開展情況,現場研究協調推進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強化學習培訓。積極參加市、縣政協舉辦的基層協商民主建設培訓會,定期組織鎮村協商議事會議成員開展學習,深入解讀相關文件,把在哪里協商、誰來協商、協商什么、如何協商、協商后怎么辦,以及協商議事基本流程和操作步驟搞清楚、弄明白,確保協商議事會議規范操作;強化硬件保障。楊屯鎮以“政協委員之家”建設為依托,堅持“一室多用、務實高效”的原則,高標準為協商議事會提供活動場所、配備桌椅、櫥柜、投影儀、攝像機、電腦等辦公設備,議事規則、工作流程、成員名單等制度牌全部上墻,營造特色鮮明的協商議事氛圍。
      二、以“三下沉”為特色,充分發揮政協委員優勢
      一是下沉到村、社區,深度參與。政協委員不定期走訪村、社區,深入了解群眾所期所盼,利用每月“政協委員沙龍”,把收集到的問題整理出來,可以協調解決的向鎮村相關部門反映,需要上級協助解決的以社情民意信息或提案的形式提交。二是下沉到重點、難點,覆蓋全面。反應比較集中的難點、熱點問題由委員作為協商議事議題提出,由鎮村協商議事會議專題協商討論,形成一致意見報鎮黨委(村支部)研究解決。三是下沉到議事會議全過程,建言獻策。充分發揮政協委員聯系廣泛的優勢,在協商議過程中發表中立中肯的意見建議,并通過界別委員邀請相關法律、城建、民生等領域的專家答疑解惑,使形成的意見更具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三、以“三多”工作法為抓手,推動鎮村(社區)協商民主議事建設
      楊屯鎮以“協商主體多元化、議題收集多渠道、議事形式多樣化”為抓手,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基層協商民主的新路徑。一是議事會成員吸收鄉賢聯誼會、商會代表,轄區內部分現(曾)任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村(社區)組織負責人為成員,實現協商主題多元化;二是議題收集開辟專題會議、問卷調查、入戶走訪、電話郵箱、新媒體平臺等多種渠道收集議題,最大限度地做到社情民意全掌控;三是協商議事以鎮協商議事室為基礎,創新利用圓桌會上平臺、專家咨詢會、網絡協商會、廣場議事、樓棟協商等多種形式進行多樣化協商。
      楊屯鎮21個村(社區)相繼召開了協商民主議事會議,議題都是圍繞群眾關切的民生問題提出的,如孔歡屯社區“村級土地流轉和搬遷村復墾土地對外發包”、西安莊村“西安莊村衛生室重建”、楊屯鎮“地表水兩網搭接”和“昭陽養老服務中心項目建設”等,切實做到了在協商中解決問題。目前西安莊村衛生室已建成投入使用,村民的就診環境顯著提升;楊屯鎮自來水兩網搭接項目,涉及全鎮群眾安全飲水問題,經過緊張有序施工,去年底全鎮8萬多群眾全部用上了干凈衛生的地表水;楊屯鎮昭陽養老服務中心項目解決了楊屯百姓老有所養和老有所樂的問題,目前項目設計方案已通過論證,招投標結束,即將進行建設施工,預計年底投入使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湖市| 都江堰市| 尼勒克县| 临沭县| 上林县| 东兴市| 宁波市| 榆林市| 如皋市| 涟源市| 深州市| 永年县| 沙坪坝区| 桦甸市| 祁东县| 安阳市| 察哈| 白沙| 锦屏县| 富平县| 湘潭市| 黑山县| 柏乡县| 弥渡县| 远安县| 定陶县| 壶关县| 西林县| 健康| 安西县| 巴塘县| 巴彦县| 彭山县| 依安县| 灵山县| 安达市| 伊吾县| 灵石县| 涿鹿县| 乾安县| 怀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