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泉山區政協主席會議集體督辦協商“強化市場流通環節監管,抓好食品藥品安全”的集體提案,助推民生問題落實落地,形成了泉山政協“百姓點題、委員議題、部門答題、協商解題”閉循環提案督辦協商助民生新機制。
年初“兩會”剛結束,各專委會就在第一時間組織政協委員下沉轄區的居民家中,了解群眾關注關心的食品、藥品、教育、環保、老舊小區改造等民生問題。結合建黨100周年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委員們著眼群眾所需所盼,摸底全面深入,提案切題準確,認真調研撰寫提案,精心履職盡責,勇于擔當作為,為職能部門提供妙計良策。今年以來,共提交民生提案59件,立案57件。
邵斐、唐如蓮、任雯等政協委員,就群眾關心的食品藥品流通安全問題,撰寫了“關于強化市場流通環節監管,抓好食品藥品安全”的提案。王維婷、魯慧等委員就特色街區品牌創建,提出“關于進一步塑造特色街區品牌”的提案,都被列為主席會議重點督辦提案。重點提案督辦期間,委員們多方調研,積極與群眾溝通協商,就“一老一小”食品安全監管,邀請民政、教育、學校、執法人員進行專題協商督辦,組織聯合抽查和自查自糾,找對解決問題的“路子”。與提案承辦方追蹤協商辦理,開對解決問題“方子”。與主席會議溝通解決途徑,邁開解決問題“步子”。全程把群眾反映的問題“一條龍式”協調協商解決好,兌現“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承諾。
“委員下沉一線了解老百姓民生民事,主席會議集體督辦提案,協商老百姓食品藥品流通安全,為群眾舌尖安全保駕護航……”區政協委員邵斐說。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藥品安全是公共安全的核心領域,協商解決監管食品藥品安全的辦法措施,是對人民群眾的負責重要保證”趙鵬委員在督辦協商中說。
政協委員把“觸角”延伸到群眾關注的“菜籃子”“藥盒子”日常生活之中,既是群眾的需求,更是群眾要求。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數和安全指數,讓老百姓吃得放心,用藥安心,也是委員履職責任所系。政協委員提案必須緊跟群眾所需所盼,把群眾的“點題”調研好,提到位,做到位,跟蹤協商督辦到位,這才是對群眾的極端負責。
泉山區政協主席王曉龍說:“主席會議集體督辦提案,方法要活,形式要新,力度要大,效果要實。委員們的擔當作為要在協商督辦和問題解決中彰顯,要切實把民生、民心工程做好,不斷提升老百姓安全感、幸福感”。
下一步,區政協將持續關注食品藥品安全,弘揚“五種風氣”,廣大政協委員們切實撲下身子,下沉一線調研問題,前移政協工作關口,深入了解源頭問題,在源頭協商中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為職能部門提供一手良策,壓緊壓實職能部門責任,不斷開創政協工作民主監督的新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