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深入演進,已經進入新一輪發展加速期。我省在人工智能領域具有得天獨厚的產業、人才、要素優勢,面臨難得發展機遇。”省政協委員、江蘇師范大學地理測繪與城鄉規劃學院教授康建榮表示,“人工智能+”不是簡單相加,而是通過新技術催生新質生產力,為經濟社會各領域發展帶來新能量、新產業、新動力,發揮乘數效應。
在廣泛調研、深入分析對比后,康建榮認為,當前,算力產業碎片化、基礎研究薄弱化、互聯網行業同質化等現狀制約著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我省在人工智能的研發和應用上也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他表示,人工智能發展應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合,技術深度應與應用場景高度耦合。建議我省在支持蘇北各市因地制宜制定人工智能發展政策方面進一步加碼增效,在支持頂尖人才儲備、產業鏈建設等方面進一步加力提速。
針對發展現狀,康建榮在省兩會期間帶來了《關于推進我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提案》,建議以算力整合統一為抓手,通過提高對基礎研究資金、人才等方面的投入,進一步夯實產業發展根基,提高科研成果轉化能力,推動人工智能本土產業鏈蓬勃發展,建立起一張東數西算、統籌協同、覆蓋全國全省的“算力網”,不斷攤薄算力與研發成本。與此同時,各級政府應從待遇、地位、價值觀、獲得感、認同感等多個方面入手,著力吸引全世界人工智能人才,大力引進和培養人工智能高精尖人才,加強人工智能領域跨高校、跨領域、跨文化交流,積極破除行業壁壘和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服務、支持、激勵等方面的體制機制障礙,充分激發各類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為我省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