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政協

    當前位置: 首頁 > 委員風采
    “一個人的黨校”
    2023-05-17 10:17作者: 季忠義來源:本站

            “1929年7月,在青墩寺小學東北側的柏樹林里,秘密成立了“中共沛縣第一個特別支部”,孟昭佩同志被推選為特支書記,從此沛縣的革命斗爭有了堅強的組織者和領導者。”5月14日上午,在沛縣黨史館,站在親人的遺像前,聽著英雄的事跡,孟昭佩烈士的妹妹、83歲高齡的孟女士淚如雨下,泣不成聲,“哥哥,我來看你了,你是孟家的驕傲,也是沛縣的驕傲。”

            用“鄉音”傳“黨音”,化“黨史”為“家常”。沛縣是革命老區,紅色文化資源豐富。作為土生土長的沛縣人,縣政協文藝界委員王成啟把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凝聚奮進力量作為自己的分內事。他對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特殊感情。路燈下、庭院里、篝火旁、街頭巷尾、田間地頭、線上線下都是他的講臺,干部群眾、親朋好友、街坊鄰居都是他的聽眾。被形象地譽為“一個人的黨校”。

            王成啟是一位農民,也是一位堅持40年,收藏紅色藏品30多類、8萬余件的“紅色收藏家”。2016年,他用女兒家的二層小樓創建了紅色收藏博物館,免費向社會開放。2019年10月,在陳油坊村黨群服務中心增設了紅色記憶展覽館。組建“沛縣紅色文化公益聯盟”,并成立黨支部,任黨支部書記。以“宣揚紅色文化,講好革命故事”為宗旨,發展志愿者近500人。建黨100周年前夕,沛縣縣委在沛縣特別支部建立地青墩寺小學開設中共沛縣黨史紀念館。王成啟自告奮勇,成為第一個義務宣講員,帶起3名新人。

            去年9月,團縣委把志愿者沛縣正陽驛站交他負責。王成啟排好值班表,保證每天至少有兩名志愿者值班。把300多本紅色書籍搬進驛站,在此開課宣講。他嘗試用微信直播的方式宣傳黨史,同時利用春節拜年的機會,把黨史課堂開在老黨員的家里,讓他們足不出戶聽黨史。

            2023年1月10日,王成啟榮獲徐州市“十佳金牌教員”。他第一時間到驛站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3月30日下午,王成啟應邀到徐州市委黨校參與情境黨課教學活動,第一次以一個農民委員的身份登上講臺現場授課,專題宣講情境黨課《為了人民》,受到全市2023年春季學期主體班的120余名學員的一致好評。

            作為縣委黨史宣講團成員、徐州市百姓名嘴。多年來,他一以貫之講述革命歷史故事,再現革命先驅的覺醒探索和犧牲奮斗,呈現中國共產黨在黑暗中追尋黎明的艱辛歷程,深刻論述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黨的二十大召開以來,他下單位、到基層、去鄉村、進學校,共舉辦專題講座240多場次,受教育黨員、群眾、學生近6萬余人。清明節前后,在“沛縣黨史館”和“陳油坊紅色記憶館”共開展紅色宣講120多場次,2萬余人接受了紅色教育。他充分利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平臺,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101.jpg

            透過青墩寺修舊如舊的建筑外表,仿佛還能看到當年激蕩的歷史風云,看到先烈們為理想信念前赴后繼的身影。王成啟面色凝重,“這里銘刻著我們的先輩以青春和熱血在黑暗中書寫光明的歷史。我有責任幫助青少年進一步了解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歷史,進一步理解我們黨篳路藍縷的奮斗歷程,鼓舞群眾賡續紅色血脈、繼承奮斗傳統、勇毅建功新時代。”

            一堂好課,離不開思想的力量。他傾力于先輩們思想演進的歷程。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和語言講黨史,讓聽眾對歷史的細節和人物的命運有更多認知,同時把深厚歷史和生動現實結合起來,注入時代氣息。力求史實層面真實確鑿,學術層面嚴謹細致,傳播層面生動好看,講出了歷史的筋骨和血肉,讓聽眾從中見人見事見精神。

            “講述歷史的目的,是展現信仰的力量。這是一份責任,更是鼓舞我不斷開掘、不斷提升的動力。黨的恩情說不完,革命先烈的故事講不厭。作為一名紅色宣講員,我有義務把黨史講好、把新人帶好,做好紅色文化的傳承、接力,用心用情用功講述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為黨員群眾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王成啟說。

    201.jpg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邑县| 陆丰市| 青阳县| 任丘市| 辽源市| 固镇县| 板桥市| 安义县| 黄骅市| 永福县| 灌南县| 英德市| 黔南| 盐城市| 彭山县| 崇信县| 唐海县| 通许县| 荥经县| 名山县| 元朗区| 河津市| 山西省| 玉环县| 武陟县| 东阳市| 西丰县| 东丰县| 周至县| 华阴市| 虞城县| 丹东市| 潞西市| 南木林县| 平果县| 吴桥县| 叙永县| 阿尔山市| 华坪县| 深泽县| 宁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