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國傳統文化與文化軟實力研究》
著者:武鐵傳,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內容提要:本書在澄清傳統文化與文化軟實力概念的基礎上,回溯了中華文化在軸心時代、漢唐兩宋時期提升文化軟實力的經驗,探討印度佛教創化、印度教更生發展、西歐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與各自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關系,闡述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核心理念、傳統美德、人文精神、思維方式、治學方法在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民族團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保障中國文化安全及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諸方面的巨大作用。

二、《中國故事的文化軟實力》
著者:王一川,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內容提要:本書通過若干案例分別指向講述“中國故事”的不同方式,這些“故事”充溢著傳統中國的古意余韻,又暗含著現代性語境下的矛盾沖突,纏繞糾葛,意味無窮。

三、《中國文化軟實力評估及增進方略研究》
著者:胡鍵,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內容提要:本書從理論層面闡述了文化軟實力的資源和構成要素,探討了文化軟實力的特點和發展規律,并以要素構成為基礎設計了文化軟實力的評估指標體系。從現實層面分析了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日本、印度、韓國、新加坡等國家的文化軟實力現狀及具體政策,并把這些國家放在上述評估體系中進行比較分析,為中國文化軟實力評估提供參照。

四、《城市文化資本與文化軟實力:特色文化城市研究》
著者:張鴻雁,出版社: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
內容提要:本書共七章。包括:中國本土化特色文化城市理論構建與實踐創新、城市文化資源挖掘與城市文化資本再生產、特色文化城市與新型城鎮化動力創新、空間正義與公平;空間剩余價值與市場經濟理論重構、從綜合競爭力到特色競爭力:大城市特色文化的選擇等內容。

五、《中國文化軟實力有多大》
著者:劉瀾,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內容提要:本書通過建立“中國文化軟實力指數”,回答了這個在學術和政策兩個層面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問題。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本書還回答了另外兩個問題:文化軟實力是什么;怎么測量一國的文化軟實力;對構建的“中國文化軟實力指數”進行深入分析之后,本書還回答了這個問題:怎么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

六、《綜合國力與文化軟實力系統研究》
著者: 賈海濤,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內容提要:本書從學術史的角度完成了對綜合國力、文化力、“軟權力”、“文化生產力”和“文化軟實力”等概念和理論的系統考察,對中西理論體系進行了比較并借此發現了在相關問題上學界存在的一些問題,建立了自己的分析框架和理論模式,自覺地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主要的研究方法,對國內綜合國力、文化力、文化軟實力研究和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突破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七、《中國夢與軟實力建設》
著者:林建華,出版社:知識產權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內容提要:本書以中國夢與軟實力建設之間的關系為主要考察對象,依次從中國夢的由來與坐標、中國夢的本質內涵、中國夢面對的問題與挑戰三個方面剖析了軟實力在其中的作用。主要內容有:內生性與歷史縱坐標;外生性與現實橫坐標;中國夢的內涵界定;警惕兩個錯誤聲音和兩種錯誤認識;最終的決定因素是軟實力等。

八、《文化資源 文化產業 文化軟實力》
著者:李發平 傅才武,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內容提要:本書內容分為:文化發展與文化軟實力建設、文化產業與發展方式轉型、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武當文化遺產與旅游四大部分。

九、《文化軟實力:戰略、結構與路徑》
著者:駱郁廷,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內容提要:本書從綜合國力競爭的戰略高度對文化軟實力及其建設進行了科學定位,探討了文化軟實力的歷史源流、基礎理論、科學內涵、發展戰略、內容結構、建設途徑及力量整合等重大問題,對于深刻理解文化軟實力的本質內涵、把握文化軟實力的時代價值、制定文化軟實力的發展戰略、優化文化軟實力的內容結構、推動文化軟實力的建設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

十、《新時代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研究》
著者:董召鋒,出版社:中國商業出版社
內容提要:本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為指導,以提高文化軟實力為指向,圍繞著“什么是文化軟實力”“為什么要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怎樣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等話題進行論述。

十一、《中國文化軟實力戰略轉向研究》
著者:劉佳,出版社:中國法制出版社
內容提要:本書從文化軟實力的概念界定入手,探索了文化軟實力的理論起源暨形成的歷史過程,論證了文化軟實力的內部有機構成和外在功能表現,以實證數據為基礎展示了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內部力量”和“對外力量”現狀。分析了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優劣勢因素和戰略著力點,探討了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域外困境、應對戰略,可以說是從理論到實踐,全面、系統地揭示了中國文化軟實力發展戰略的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