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煩心路’變成了‘舒心路’,沒想到我反映的一條社情民意信息能引起這么多重視!”看著道路發生的變化,沛縣政協委員徐思春格外自豪。之所以有上述感言,還要從一個月前,他反映的一條社情民意信息說起。
“今年3月,我發現龍固鎮沙河村龍前線農村公路經常造成大貨車單向堵塞,不僅影響村民出行,而且極易發生安全事故。”徐思春是沛縣政協委員,看到這樣的情形后,他立即撰寫社情民意信息向沛縣政協反映了該問題。
“確實存在這個問題。”收到社情民意信息后,沛縣政協迅速組織開展實地調研。原來,20世紀90年代之前,這里能通行的大多是砂石路、泥濘小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村民出行的真實寫照。這之后,變成了4米寬的水泥路,由于沒有配套污水管網,一到下雨天,路上濕滑,再加上狹窄的道路,從而造成交通堵塞,影響公共安全,給村民出行帶來安全隱患。
為解決群眾出行難題,確保道路交通平穩暢通,3月13日,沛縣政協將此社情民意信息轉發給縣交通運輸局和龍固鎮政府。兩家單位收到信息轉交函后,高度重視,經溝通對接,決定實施沙河村龍前線公路提檔升級項目。
“這個項目從3月18日開始施工,等污水管網裝好后,緊接著還要回填灰土、做水穩基層、澆筑混凝土,預計4月中旬這條長1160米、寬6米的水泥路就可完工。”正在現場監督項目施工的龍固鎮農路辦主任王永新表示。
“等路修好了,我們出行就方便了,非常感謝縣政協,真是給咱老百姓辦了件實實在在的好事!”沙河村村民王秀敏高興的說。
近年來,沛縣政協積極搭建“社情民意直通車”平臺,推動委員能動履職,一條條“小信息”得以上報并得到采納,一件件民生難事被重視并得到解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在黨委政府和群眾之間架起了連心橋。
(沛縣政協 高憲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