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省政協舉行發展·民生專題協商座談會,圍繞江蘇省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促進條例制定開展協商討論。省政協主席張義珍出席并講話。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省委政法委書記劉建洋到會聽取意見并講話。省政協副主席洪慧民主持會議,副主席姚曉東、秘書長諸紀錄參加。座談會采取遠程協商方式進行,在省政協設主會場,徐州、常州、淮安市政協設分會場。市政協主席王強,市政協黨組成員孫光永,秘書長韓可參加徐州分會場。
省政協副主席洪慧民通報了委員專題調研和網絡議政情況。12位政協委員和有關同志在主會場或通過視頻連線發言。大家認為,我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有效維護了全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大家建議,要健全完善制度機制,前移解紛關口,強化源頭治理,穩妥有序開展市場化調解,持續加大保障力度,形成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合力,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不斷有新的提高。
張義珍表示,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總書記對江蘇提出的“在強化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 “在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上實現新提升”等重大要求,認真總結委員們和有關方面的意見建議,持續深化調研議政助推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更好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抓前端、治未病”、提升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化水平、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等獻計出力,積極助力基層治理。
劉建洋表示,加強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地方立法工作,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緊迫的現實意義和堅實的實踐基礎。要以此次立法工作為契機,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江蘇實踐,夯實基層基礎、提升平臺效能、強化聯動銜接,進一步提升基層社會治理和服務能力、矛盾糾紛綜合化解能力、依法及時處置突發事件能力,切實凝聚起工作合力,推動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再上新臺階。
省政協委員、民革徐州市委副主委、市司法局副局長張艷,市政協委員、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王翔,泉山區政協委員、北京浩天(徐州)律師事務所主任夏建立在徐州分會場發言。